波光粼粼鸥鸟翔集的万顷碧湖,满目苍翠郁郁葱葱的十里虞山,构成了一幅“天下湖山,江南常熟”的山水画卷。这秀美风景的背后,是常熟公安的倾心守护。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能作用,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大保护综合治理,全力护航当地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联合巡防 守护一江碧波
“江边无垂钓,一切正常。”随着空中传来“嗡嗡”的无人机螺旋桨的轰鸣声,一位特殊的“巡查员”在江面上空实时传回画面。
长江水域常熟段江堤沿线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其中禁捕水域面积104平方公里。近年来,常熟市公安局滨江派出所联合长航、海事等单位,组建一支由公安民警、海事海员、护江员组成的“护江专职队”,通过人巡、车巡、船巡、无人机巡“海陆空”全覆盖的方式,常态化对辖区内长江水域开展全方位巡查。
同时,滨江派出所依托党建共建,形成由党员民警任组长,网格长、群众护江员共同参与的河段长管理保护机制,通过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涉渔警情。截至目前,各方力量开展联勤巡逻3000余次,处置涉渔警情10余起。
“通过河段长管理保护机制,长江的每一段河道都有一组‘护江小队’,每个小队的成员组成都比较齐全,包括公安、航运、海事和属地政府,保护责任能到组,整改职能也能全覆盖。”滨江派出所副所长胡建国介绍。
发动群众 “捕鱼者”变“护渔人”
十年禁渔,万里长江得以休养生息。对于退捕渔民来说,当年船上“摇摇晃晃”的漂泊,变为如今陆上安安稳稳的幸福生活。
前几天,常熟市公安局海虞派出所所长尤德丰来到退捕渔民老李家中回访,“老李,今天休息,我们来看看你,上岸以后过得还习惯吗,生活上要是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们说。”
去年9月,尤德丰刚刚到海虞派出所担任所长,就对退捕渔民进行了走访。走访中,尤德丰了解到已经50岁的老李因为专业技能单一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便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在多方联系下,尤德丰得知长江禁渔哨所正在吸收退捕渔民成立长江护渔队,他赶紧将老李推荐了过去。
长江护渔队的王队长一听说是退捕渔民要来,早早地就站在船边等着,他知道这些退捕渔民熟悉长江河道,又有扎实的船舶驾驶技术,能将捕鱼经验转化为护渔技能,是保护生态的一把好手。
老李所在的长江护渔队有10名像他一样的退捕渔民,每日负责巡视江面,监督是否存在非法捕捞,并对违规垂钓进行劝导。自队伍组建以来,老李和他的同事共劝离非法垂钓行为50余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这一过程中,退捕渔民老李不仅用自己的行动有力地保护着长江母亲河,还完成了从“捕鱼者”向“护渔人”的身份转变。
“干捕捞的都知道,近几年渔业资源有限,我们小渔船的收入一直不稳定。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的收入也稳定了,还不像以前捕鱼那么辛苦,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老李感叹道。
去年以来,为帮助渔民转产就业,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渔民增收双赢,常熟市公安局海虞派出所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人力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组织辖区企业共同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0余个。同时,该所为退捕渔民与辖区用工企业搭建双向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累计10余次,最终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次。
强化排查 擦亮“生态底色”
“王总,你这边的灭火器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过期了,务必在到期前进行更换啊!”近日,常熟市公安局兴福派出所社区民警金逸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常熟市国家森林公园三峰街,对农家乐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做好了,我们虞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保障。”金逸峰语重心长地说。
常熟市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景区,总面积1260公顷,平时客流量可达7000人次,节假日客流量更是增长至1万余人次。
为保护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打造优质旅游度假体验,兴福派出所依托三峰管理区警务室成立了“林区联勤巡逻队”,与管理区工作人员联勤联动,重点加强林区火灾隐患排查以及农家乐消防设施检查。
临近“五一”,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又迎来人流量的一波高峰,纠纷警情数也随之攀升。针对农家乐内人员流动大、客源分散的特点,兴福派出所建立“警+1”模式,农家乐老板轮班配合警方参加矛盾纠纷处警,通过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合力,积极将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虞山风景区内的矛盾纠纷化解速度提高近20%,3月份矛盾纠纷警情数同比下降41%。
“我们从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通过警种联动、部门联打、优势叠加,守青山、护绿水,做好生态环境的忠诚卫士,擦亮美丽常熟的‘生态底色’。”兴福派出所副所长金嘉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