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家桥头,我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师傅倒下的地方,是我们勇往直前的起点。”临近清明节,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00后”民警梁天愈加思念师傅许允若。
2024年11月5日,正在路面执勤的城区交警中队民警许允若被一辆货车撞倒,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医救治。与死神拉扯71个日夜后,许允若终究松开了手,于1月14日不幸牺牲。
冬去春来,许允若的同事们不想和他说“再见”。在同事和辖区群众心中,这位被称为“许哥”“阿许”的老交警从未离开。
“我会努力用他的‘笨办法’解决更多交通难题”“我要学习他的热心肠,帮助更多的人”“从警的路还很长,但因为许哥,我知道未来该往哪儿走”……许允若的同事们说。
近日,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组织青年民警集中学习许允若先进事迹,表达对许允若的缅怀和敬意。张小明 摄
从“笨办法”到“巧功夫”
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改革创新
新家桥是许允若生前最牵挂的地方。这座百年石桥横在双向四车道的交汇处,每到早晚高峰便严重拥堵。许允若把自己“钉”在桥头,用眼盯、手记的“笨办法”,连续一个月记录车流量、走访驾驶人、绘制通行规律图,用汗水和脚步丈量出精确数据,提出了“周边信号灯联动调节”的解决方案,让这里的交通恢复畅通。
“我们将许允若攻克交通堵点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成‘许允若工作法’,将他在新家桥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治理典范。”吴中交警大队大队长张迎庆告诉记者。
如今,许允若手绘的新家桥交通流量图谱已经成为吴中区每名交警的培训“教科书”。“我们对每名交警都要进行路口全要素观测、多场景信号灯推演等培训,不断充实应用场景,让‘许允若工作法’成为全区交警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工作法宝。”张迎庆说。
现在,新家桥岗位由梁天带队驻守,他在运用“许允若工作法”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流量热力图和警用无人机智能应用,全量汇聚并分析道路交通数据,进一步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高峰时段道路通行效率再次提升。
“师傅的‘老办法’加上科技新手段,真的很管用。”梁天将许允若留下的笔记本视若珍宝,不时拿出来翻看。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旁,又增添了梁天的新记录。
随着“许允若工作法”的深度应用,这个在桥头诞生的“笨办法”在接力传承中演变为区域交通治理的“巧功夫”——针对节假日交通大流量,吴中交警大队建立了气象变化、流量流向、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等多维度交通态势评估模型,匹配不同情况下的分流线路和应急预案,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在旅游景区,吴中区各交警中队联合派出所警力,在交通疏导、应急处突、便民服务等方面,全天候为群众提供安全保障。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在枝叶关情中践行为民初心
同事们还记得,许允若的警车里一直备着现金、联系卡和急救包。在中队所辖的长桥街道,“有事找阿许”早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共识。许允若牺牲后,中队民警自发成立了“阿许服务队”,设置了“允若服务亭”,将许允若的为民情怀融入便民服务中。
“预约办证”微信群是许允若生前组建的,主要为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错峰办证、上门办证等服务。同事冯晨露成了这个微信群的新群主,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有群成员提问,她总是耐心作答;一直和许允若搭班的辅警张永华也随身携带现金和联系卡,连续救助3名走失老人,并将他们送回家;中队创新设立了“交通违法教育暖心岗”,通过“学法教育”和“送教上门”,让70余名交通违法人员主动成为交通安全宣传员。
3月初,许允若曾经驻守的苏南运河长桥被拆除重建。这是一条跨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通道,承担运河两岸居民的日常出行。由于备用桥面较狭窄、疏堵保畅压力大,城区交警中队成立了“护桥保畅通服务队”。“荧光绿”“红马甲”“红袖章”携手同行,风雨无阻为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许允若曾经挂钩服务苏苑新村东区。该小区周边道路狭窄、私家车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中队主动联合街道、城管、物业等部门,通过增设停车位、错时勤务、联合整治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违法停车行为,得到社区群众广泛好评。
“今年以来,我们13个交警中队全部成立了‘党员先锋服务队’,并在车驾管窗口打造‘贴心服务暖人心’工作岗,以许允若为榜样,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吴中交警大队教导员朱喆告诉记者。
从“引路牌”到“指明灯”
在尽职履责中守卫平安之路
在吴中交警大队荣誉室里,一条磨得发亮的警用腰带摆放在中间位置。那是许允若为了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用粗麻线在腰带中间缝制了5厘米宽的支撑凸起的特制腰带。
“我们一起工作了十年,阿许总是那么坚强乐观。他强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跪在地上托举受伤驾驶人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许允若曾经的工作搭档、城南交警中队民警王华斌红着眼眶说。
今年春运期间,王华斌带着年轻队员24小时轮值,因长久站立,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王华斌没有请病假,而是像许允若那样,在腰带上缝制了一个凸起,抵住疼痛的腰部。他一直坚守在路面,春运结束后才休息。
“经常有路过的驾驶人摇下车窗向我们喊‘辛苦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阿许在人群中朝我点头。”王华斌说。
今年以来,吴中交警大队扎实推进重点交通违法整治、风险隐患治理、路面勤务优化、安全意识提升等工作,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均明显下降。这是他们沿着许允若的足迹尽职履责、守护畅安,向广大群众交出的平安答卷。
(中国警察网记者李路、通讯员郁智多)
“他伫立在远方,成为我们心中的指路标”
沿着王博的奋斗之路,博兴县公安机关恪尽职守忠诚担当
“我总感觉他没有走远,他为人处事的品格、实干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这里,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回想起与王博一起并肩工作的日子,山东省博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孙国强感慨道。
2月6日,博兴交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王博在参加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查处行动时,遭遇无证驾驶的犯罪嫌疑人驾车闯卡。王博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
3月,山东省公安厅为王博追记个人一等功,博兴县委追授王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王博学习。
“他走了,我们流着泪向他挥挥手。他伫立在远方,成为我们心中的指路标。”王博的同事们说。
“老黄牛的韧劲儿”
扎根守护平安第一线
从警30年来,王博一直扎根在基层一线。在同事们眼中,王博平时话不多,工作勤恳、待人宽厚、作风扎实,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
近年来,王博带领博兴交警大队二中队民警辅警驻扎在滨州、东营交界处。辖区车流量大,危化品运输车多,护平安保畅通任务繁重。王博凭借“老黄牛”的韧劲儿、“不服输”的拼劲儿,带领中队民警辅警查隐患、抓整改,各项工作业绩排在全市交警系统前列。
“想起和他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天天在干,一刻也不得闲,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他热爱的交警职业。”二中队辅警刘美鹏想起王博,还会忍不住热泪盈眶,“我现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就会想王队要是在,他会怎么做?我会按照他教我的方法,认真履责,做好各项工作。”
“我听同事们说,王博为了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坚持走村入户,经常和群众谈心,与村干部研究对策。凭着那股韧劲儿,他愣是把一个‘落后村’转变成了‘示范村’。”博兴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陈宗木说,王博的事迹让他感触很深。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让我感受到了坚守和奉献的意义,明白了在每一个岗位认真工作都会闪光。今后,我会以他为榜样,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提升技能。”陈宗木坚定地说。
“完成任务是天职”
吹响攻坚克难集结号
和王博共事时间长的同事们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平时少言寡语,但每次遇到紧急艰巨任务,他都会积极冲在一线。越紧急、越危险、越困难的任务,他越要冲在前面。王博总说:“任务是天,完成任务是天职!”
2019年迎战台风“利奇马”做动员工作时,王博说的就是这句话。他带领20名民警辅警在风雨雷电中奋战两个小时,从危险地带安全转移群众60名。
王博的同事们说,“任务是天,完成任务是天职”是二中队的“座右铭”。王博牺牲后,博兴公安机关沿着他的奋斗足迹,将这句话当成攻坚克难的“集结号”。
3月18日晚,博兴县发生一起持刀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驾车逃窜。博兴县公安局迅速组织刑侦、交警等警种成立专案组,办案民警克服案发时间短、现场条件差等困难,同步推进研判和追缉。民警们从博兴追到东营、淄博,再追到济南,与犯罪嫌疑人拼智力、熬体力。案发8小时后,民警在济南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任务是天,完成任务是天职。”破案后,带队的博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李晓说,“破案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王博说的这句话。”
据统计,博兴县公安局去年12月部署开展冬季“利剑6号”行动以来,破获刑事案件1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1名、网上在逃人员29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8万元。
“虽然我们任务没有减,但喊苦叫累的少了。”博兴交警大队教导员王前进告诉记者,“累了,就想想王博说的话,仿佛又被注入了新的动力。”
“把心摆正,老百姓会懂”
树立服务群众风向标
春暖花开时节,博兴县打渔张森林公园里游人如织。有群众看见执勤交警,问道:“王警官呢?他没来吗?”虽然草木沉寂枯黄了一个冬天,但忙前忙后、憨厚敦实的王博在群众心中依然是那样和蔼亲切。
“以前,每到周六和周日,王博都会出现在打渔张森林公园,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很多经常来这里的群众都认识他。”博兴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二中队中队长尹磊告诉记者,听到群众问起王博,他只是回答道,“他调走了,以后我为大家服务。”
“王队常说,我们穿警服、开警车为的是老百姓有困难时能认出我们、找到我们。把心摆正,老百姓就会懂。”刘美鹏回忆道。
刘美鹏还记得2022年的那个夏天,他和王博在228省道博兴段处置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王博在询问中得知,大货车驾驶人身患重病,带着孩子跑长途。王博给驾驶人拿来矿泉水,给孩子买来雪糕、饮料和薯片。王博还对驾驶人说:“以后你到这边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这句话让驾驶人红了眼眶,后来他每次路过博兴县都会给王博打电话问好。
爱人者,人恒爱之。王博用真心真情赢得了群众的敬佩和同事们的尊敬。
“交警的工作大多在路面上,直接面对群众。如何让年轻民警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王博用责任和担当为年轻民警上了生动一课。”王前进说。
如今,博兴县广大民警辅警把学习王博刻在心里、付诸行动,体现在出警现场、走访路上、服务窗口等等。据统计,今年以来,博兴县公安机关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近3万笔,群众满意率为100%。
(中国警察网记者林珊、通讯员王建利)
■周刊时评: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清明时节,又到了祭奠公安英烈、寄托哀思的日子。那些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遭遇交通违法犯罪嫌疑人暴力抗法、奋不顾身救助遇到危险的群众、超负荷工作导致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交警英雄们生前的一幕幕,有一刹那的壮举,有多年的默默坚守,还有忠诚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无数公安交警用生命诠释忠诚,以热血守护平安。他们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空熠熠生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如果不是把忠诚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又怎能做到遇险不惊、遇难不退?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们铁面无私、不畏艰险,严厉查处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
常年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在风吹日晒雨淋中坚守路面一线,让很多公安交警的身体超负荷运转。积劳成疾、突发急症……一个个沉重的字眼,令人心痛而惋惜。为了群众平安出行,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此生挚爱的公安交管事业中。
英雄虽逝去,精神永流传。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公安英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交警在烈日下指挥交通,在暴雨中疏导车流,在事故现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他们用汗水铸就了坚固的交通安全防线,用坚守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英烈精神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英烈遗志如号角,激励奋进的步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接续奋斗、勇毅前行,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坚定的承诺。在追思和缅怀中,我们不仅要铭记那些闪亮的名字,更要将英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守护路畅人安,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的荣光。
新征程上,公安交警队伍以英烈精神为指引,为中国式现代化奋勇前进、保驾护航。从治理城市交通到守护乡村道路,从科技强警到执法规范化建设,每一项工作都诠释着对英烈精神的最好传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当万家灯火点亮平安之夜,我们深知:这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公安交警用汗水和热血接力书写的忠诚答卷。让我们继承英烈遗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奋斗续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以实干托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梦想。
(中国警察网记者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