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民钟女士在二手平台出租手机时,遇买家使用虚假信息租赁手机后失联。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周家桥派出所第一时间开展循线跟踪,最终在外省将犯罪嫌疑人抓获。3月15日,钟女士将一面写有“破案如神”字样的锦旗送至办案民警手中,感谢公安机关为其挽回损失。
近年来,周家桥派出所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紧紧围绕盗窃类警情压控、矛盾纠纷化解、护航校园安全,强化综合治理,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压降盗窃案件 精准打防显成效
“我们是长宁分局民警,请出示你的身份证!”近日,民警通过研判发现一名盗窃嫌疑人在来福士商场周边及多个小区流窜,综合指挥室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至街面巡逻警力,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将准备实施盗窃行为的男子抓获。
“针对商务楼、金店等盗窃警情高发地区,我们每日安排4辆巡逻车及‘3分钟点位’民警开展2小时驻点步行巡逻,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周家桥派出所指挥室副主任谈佳欢介绍。2024年以来,周家桥派出所已成功预警盗窃嫌疑人50余次,辖区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26.5%。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周家桥派出所坚持警民携手共治,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作用,统筹组织辖区居委会干部、平安志愿者、商场物业保安等社会力量参与街面巡逻、应急联动、隐患排查等工作,不断提升发现力、处置力。其中,平安商户联盟志愿者上报盗窃隐患信息20余条,助力压降辖区盗窃类警情。
居民防范意识薄弱也是导致盗窃案件多发的一个因素,为此,周家桥派出所社区民警会同街道办共同创作、印刷各类宣传防范横幅40余条、宣传单页3000余张,通过“警民智联”平台推广防盗防骗常识、普法类帖文150余篇,着力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调处矛盾纠纷 为民解忧促和谐
“多亏你们帮忙调解,不然我丈夫的赔偿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在“初馨工作室”内,李女士握住民警的手感激地说道。
今年2月,李女士的丈夫在公司厨房突发疾病意外死亡,李女士与公司就赔偿金额产生分歧,双方互不让步。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协调社区法官、司法所调解员和律师共同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近年来,周家桥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三所联动”触角,创新推出“初馨工作室”,通过滚动排查、定期例会、快速介入、线上调解、及时上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水平。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推广至周家桥街道21个居委会,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化解率达99%。
“工作室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报网络体系,明确‘志愿者—民警—居委’三级网格责任分工,全量收集社区内部情况信息,发现隐患苗头就地开展化解,努力做到‘发现一起、调解一起’,全力清除风险隐患。”“初馨工作室”负责人王沪荣表示。
在此基础上,周家桥派出所结合各居委会特色,创新开设社区“夜门诊”服务,每月20日晚为居民提供社区法律咨询、帮扶解忧等服务,实时掌握社情民意,力争将各类纠纷化解在早、处置在小。“夜门诊”成立3年以来,服务群众600余人,解决纠纷80余起。
守护校园安全 用心用情保平安
今年年初,一场校园安全演练在长宁实验幼儿园展开。一名“可疑人员”欲强行闯入学校,校园值守保安立即拉响警报,周家桥派出所校外辅导员陈逸与其他安保力量紧急行动,按照防暴应急预案,手持盾牌、钢叉等装备成功将人员控制带离。
校园安全关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周家桥派出所建立健全校园应急联动机制,围绕最小应急单元战术技能、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累计开展20余次实战护学演练,并定期对校园保安开展防恐防暴装备使用方法和作战队形培训,提升校园保安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校园内部安防设备,周家桥派出所会同教育部门深入学校开展拉网式检查,对安全疏散通道、监控视频设备以及各类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进行全面细致排查,督促整改检查中的问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校园外车流如织、人来人往,地面清晰的标识引导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民警站在校门口维护周边秩序,身着荧光马甲的志愿者劝导接送学生车辆即走即停……温馨有序的景象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家桥派出所着力构建“公安巡防点面结合、群防群治辅助护学”的校园周边防控体系,在常态化开展“护学岗”工作的基础上,叠加街面巡逻民警,对校园周边50米区域进行巡逻值守,全力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