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光伏产业园派出所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管控治安要素、防辖区发案、防治安事故等工作重心,通过做精综合指挥室、做强执法办案队、做实社区警务队,构建新型现代化警务机制,有力促进警力配置更加合理、调度研判更加精准、基层基础更加扎实、打击破案更加高效。
以新勤务模式做强“主防”
基层基础更扎实
光伏产业园派出所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2个行政村、1个社区、3所高校、2个产业园,辖区有4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家。面对经济产业高度集中、流动人口高度密集、治安环境高度复杂的新情况、新任务,光伏产业园派出所大胆改革、深入挖潜,积极调整勤务模式,将单纯的内勤室转变为综合指挥室,负责指挥调度、合成作战、基础管控、执法监督、接警服务和综合保障,确保在警情调度、指令传达等方面“拉得出、顶得上”。
新的勤务模式把社区民警从大轮班勤务模式中解放了出来,由过去3天值一次班到现在6天值一次班,真正实现了社区民警从“下社区”到“在社区”的转变。同时,光伏产业园派出所还为社区民警减负,过去社区民警要接警、办案、调处矛盾纠纷,现在无需办案,复杂的矛盾纠纷交由案件办理队处理。
如何让民警沉在辖区、深耕社区,光伏产业园派出所出台了“4+1”考核机制,其中“4”即民意访评指数、“一标三实”采集指数、有效警情升降指数、刑事案件发案指数,“1”则是一个负面清单。新的警务机制促进和激励社区民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民警在辖区的时间多了,与群众的距离近了、感情深了,辖区的治安状况、社情民意掌握得更多了、更快了、更准了,矛盾纠纷解决得更及时、更有效了。在全市的民意访评中,光伏产业园派出所一直排名靠前。
以“十企联防”做大群防
护航发展更有力
佳海产业园是高新区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地”,占地800余亩,厂房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有企业322家,拥有186栋厂房、71栋商铺,园区企业员工9800余人。园区治安状况存在“五多五少”,即企业数量多,邻里互助少;矛盾纠纷多,部门联动少;安全隐患多,安保力量少;治安问题多,群防技防少;电诈发案多,防范途径少。2023年,园区各类警情数高达386起,占全所警情数的十分之一。
为彻底改变治安现状,光伏产业园派出所创新治理模式,推动落实党政主导、派出所主抓、部门主推、企业主体、属地主责的“十企联防365”机制,加强协同共治、联勤联防。按照“行业优先、邻里就近”的原则,派出所把园区划分为18个“联防区”,每个“联防区”由至少10家以上企业组成联防单元,优选出251名联防员和18名联防长,实施每日一巡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会商、每季一考评、每年一表彰的运行机制。社区民警联合昌东镇佳海龚杏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佳海办”)工作人员、联防员、物业安保,每日开展联合巡查,并利用“十企联防”微信小程序录入巡查动态。
在此基础上,光伏产业园派出所坚持做到安全隐患联排、突出问题联治、矛盾纠纷联调、服务宣传联动、应急处置联动,产业园区2024年各类警情全面下降,实现了电诈案件“零发案”。
以四字工作法做实回访
纠纷调处更高效
光伏产业园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分局开展的“走亲连心·警润高新”大走访活动,依托“四同两带”工作机制,创新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访、治、联、回”四字工作法。
日常工作中,该所结合大走访活动,通过社区民警常态走访、联防队员每日巡访、所领导每周下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将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同时,坚持将治理重复警情、整治扰企侵商作为重中之重,积极组建“社区民警、佳海办、物业、企业安保、职能部门”和以公益律师为主的志愿者力量,组成“5+X”队伍,共同参与纠纷调解;实行简易纠纷即时调、一般纠纷园区调、重大纠纷联合调的“三级联调”机制,确保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园。
光伏产业园派出所还对分流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对重大矛盾纠纷,由所领导开展包案回访;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进行全量回访,确保案结事了。在此基础上,派出所对典型案例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矛盾纠纷进行月复盘回顾,通过复盘提升对同类型矛盾纠纷的调处能力。
2024年,光伏产业园派出所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5起,占全年纠纷总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