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大哥你瞅瞅啊,这测量的数据都在这儿呢,谁也骗不了谁!”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大林派出所辅警宿伍红冻得通红的手紧攥着测量仪,指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说道,“咱们早解决早了事,要不一耽误,就该错过种地的好时候了。”
当事人田某和张某看了测量数据,均表示没有异议。“用这东西来量地,这事儿办得明明白白!”在一旁围观的几位也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大家伙一致赞叹道。
近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青龙山村的田埂上,一场由派出所、村委会和村里的老人共同参与的田间调解会,为村民田某与张某因土地界限引发的多年纠纷画上了句号。
3月10日,宿伍红接到求助,田某称自己的耕地亩数不够,因此常与邻地的张某发生争执,张某却坚持地界向来如此,双方各不相让。
走访中,宿伍红还了解到,田某与张某两家因相邻土地界限问题多年来多次起争执,为此村委会也曾多次组织调解,但始终没有结果。眼看着矛盾愈发激化,这才向大林派出所求助。
为彻底化解矛盾,宿伍红联合村委会组成调解组,并邀请村里熟知土地历史的老人参与调解。详细了解情况后,宿伍红拉上村委会工作人员、几位老人及当事人直奔地头。
一到地头,宿伍红就从包里掏出GPS测量仪,这是他接警后特意准备的秘密武器。他一边对照村委会泛黄的存档图纸,一边弯腰在地里逐块打点定位。为确保测量准确无误,宿伍红反复调试测量仪。另一边,村干部和几位老人也弓着身子,用树枝划出原来的地界线。
“嘀、嘀……”随着仪器提示音响起,两家土地的实际界限终于清晰呈现。然而,张某却突然一脚踢飞土块:“这玩意儿能信?当年分地时哪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不可能多占你家的地!”田某回应说:“白纸黑字的图你不认,科技还能骗人吗?”
随即,宿伍红又赶紧掏出手机,搜出法律条文中关于相邻权、土地界限争议的法律条款,现场解读起法条。“按法律规定,越界种植需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后续还可能面临追责。”见张某仍绷着脸,他紧接着说:“老哥你看,若真多占了土地,按近3年粮价算赔偿的话,也不划算啊!”
数据、法理摆上桌面,心结还需温情来化解。见张某一直绷着脸,宿伍红拉着他蹲在地头算起账。“你老哥俩儿争了这些年,不就为个理字吗?现在科技可是把理量明白了!”另一边,村委会的会计也劝田某说:“老哥,咱争这一尺半尺,误了播种少收几百斤粮,值得吗?”你一言我一语,句句说在了两家人的心坎上。
宿伍红趁热打铁说:“春耕不等人,咱们今天把界石埋稳了,明天就能安心播种了。邻里和睦才是子孙之福啊!”一番话让田某和张某红了脸,当场握手言和。回到村委会后,双方在调解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
趁着这场泥土味十足的调解,宿伍红还借机开展了普法宣传,结合春耕时节易发的土地纠纷、农资诈骗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政策。“种地要依法,过日子要讲理!”乡亲们纷纷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