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队伍如何管出实效、管出活力?近年来,福建省霞浦县公安局以问题为导向,从辅警最关心的法律地位、职业保障等痛点难点入手,在层级管理、严格训练、从优待辅方面出实招,助推辅警队伍管理升级,为基层警务工作注入新动能。
层级管理 拓宽晋升通道
“套改后,工资涨了,福利待遇也更好了,现在工作起来越来越有干劲了!”警务保障室的张萍在辅警岗位上干了28年,作为首批从四级晋升到三级的辅警,她对辅警改革前后的变化深有体会。
在辅警改革之前,因工作强度大、薪酬低,导致辅警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困难,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辅警招进来了,如何做到拴心留人,并保持队伍的活力?
2021年,霞浦县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率先推行辅警层级化管理模式,从低到高设定7个层级,明确晋升年限,量化层级待遇,限定条件要求,严格评定程序。同时,根据工龄、学历套改工资,把层级设置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在正常晋升层级的基础上,明确提前晋升、延迟晋升、降低层级的具体规定。
此外,霞浦县公安局构建了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执勤津贴”三部分组成的工资体系:辅警按照对应的层级领取不同标准的基本工资;从岗位、技能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形成差异化薪酬体系;采取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实施细则,每月核发绩效工资。自实行层级化管理模式以来,霞浦县公安局辅警队伍的人均薪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强化训练 培养专业本领
“辅警同民警肩并肩奋战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提升辅警队伍专业化水准与战斗力刻不容缓。”霞浦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陈军说。
为全面提升辅警队伍能力,霞浦县公安局聚焦辅警岗位需求的必学必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管理机制,按照全员培训、保证质量的原则,严格落实岗前培训不少于30天、年度轮训不少于5天的标准,对辅警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纪律作风、保密管理、体能技能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辅警职业素养和实战、实操能力。
在提高职业能力素养、补齐实战短板的同时,霞浦县公安局积极鼓励广大辅警报考在职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进一步适应岗位需求。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岗前培训7场次,参训人数达187人次;开展年度轮训15期1150人次;34名辅警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证,80人由高中(中专)、大专学历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
提升待遇 解决后顾之忧
2024年2月17日,柏洋派出所辅警苏斌杰在一次火警救援任务中因公负伤。霞浦县公安局迅速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协调福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霞浦办事处为其提供优抚慰问金。
“单位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时刻给予我们关心和爱护,让我们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苏斌杰感慨道。
苏斌杰的经历是霞浦县公安局推动辅警待遇提升工作落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霞浦县公安局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提升辅警队伍的待遇保障和职业归属感,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全心投入。
为全面保障辅警的身心健康,霞浦县公安局提升辅警年度健康体检费标准,同步配套五险一金,解决辅警在医疗、养老、工伤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他们积极与县总工会协调,将辅警纳入县公安局工会,享受与民警同等的待遇,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对因公负伤、患病的辅警,及时开展工伤认定和优抚慰问。
此外,霞浦县公安局还定期开展优秀辅警、“十佳辅警”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辅警队伍的工作热情,增强广大辅警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