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可通过平台进行从业人员登记、管理信息上报;物业公司通过专属端口上传数据至平台,动态更新安防情况;住户发现风险隐患,也能通过平台上报
●居民通过扫码可即时进行矛盾纠纷上报、举报投诉线索提交,系统自动生成处置任务单,形成指尖上报、云端接收、线下处置的闭环
2022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包公派出所落实“派出所主防”要求,转变警务理念,加强科技创新,以“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为抓手,构建起数据赋能、多元共治、精准服务的社区警务新模式,不断提升发现预防的前瞻性、强化打击整治的主动性,让基层社会治理在智慧化转型中迸发活力。
划分网格,完善防控体系
“我70多岁的父亲急需办理居住证。”在包河区芜湖东路智慧社区警务室的“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上,弹出一条群众求助信息。包公派出所民警董朝辉迅速响应,联系到求助群众。经了解,老人因处理异地医保问题急需办理居住证,但是行动不便。董朝辉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当天帮其办好居住证并送证上门。
芜湖东路社区是有着1万常住人口和3万流动人口的“超级社区”。如何高效治理,成为责任民警董朝辉面临的一大挑战。2022年,包公派出所携手科技企业,创新开发“E起做”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并于2024年正式启用。“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让千头万绪的社区警务处理起来更加简便、高效。”包公派出所所长叶明介绍。
在“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的支撑下,芜湖东路社区被划分为8个实体网格和4个商业群网格,整合了社区、商户等数据资源,构建起立体化防控体系。商户可通过平台进行从业人员登记、管理信息上报;物业公司通过专属端口上传数据至平台,动态更新安防情况;住户发现风险隐患,也能通过平台上报……这些数据构成了一幅社区治理图谱,为平安建设提供精准支撑。
一个老旧社区的“智慧新生”
星辰花园小区的蝶变,是科技赋能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这个老旧小区曾管理混乱,消防通道常年堵塞、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依托“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星辰花园小区治理开启智慧化转型。包公派出所联合社区力量组成专班,利用平台征集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同时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听诉求,召开“梧桐树下的议事会”。
此后,小区经历了一场“智慧手术”。借力“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小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智能烟感系统,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络。经过改造,原本昏暗的自行车棚变成了智能充电站。居民通过扫码可即时进行矛盾纠纷上报、举报投诉线索提交,系统自动生成处置任务单,形成指尖上报、云端接收、线下处置的闭环。
如今,曾经被杂物侵占的空间变成了老年活动场,斑秃的绿化带重植了花木,“飞线充电”乱象彻底消失……居民称赞道:“民警的工作做到我们心坎里了。”
轻点鼠标,处置力量就位
走进芜湖东路智慧社区警务室,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着各种动态数据:哪家商铺消防设施待检、哪个小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哪所学校门口人流密集,一目了然。轻点鼠标,指令直达最近的“同翊行”义警巡逻队,处置力量迅速到位。
智慧赋能带来了社区治理的新变化。餐饮店主在平台完成消防自查,夜跑青年扫码上报可疑情况……这些数据在“E起做”智慧管理平台汇成平安暖流,绘就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画卷。
电子屏前,叶明调出了2024年的工作数据: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12起,整改治安隐患103处,电诈警情、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