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警务站,托起大平安。2022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高质效推进警务站建设,岳峰派出所东二环泰禾商圈智慧警务站、鼓山派出所崇贤智慧警务站、新店派出所龙头智慧警务站以及鼓岭派出所生态警务站、火车站北广场智慧警务站等多个警务站以全新的面貌投入运行,成为派出所“主防”的前沿阵地。
这些警务站连珠成片,形成“派出所控面、警务站防片、警务室守格”的防控新格局。从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到民生服务的精准供给,从单兵作战到体系重构,警务站建设的“小切口”撬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课题”,也成为晋安公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
破题之道 从被动应对到源头治理
“解决了我们的一个大麻烦!”近日,谈及此前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的纠纷,洪先生和邻居李先生相视一笑。鲜为人知的是,一个多月前这起涉及物业的矛盾纠纷还处于多方僵持的胶着状态。
今年3月初,刚入住鼓山镇某新建小区的李先生发现家中出现漏水情况。面对刚交付的房屋,李先生自然地将怀疑指向了建筑质量问题。但物业公司认为渗漏可能是楼上装修导致。然而,楼上的洪先生则表示自己装修过程中并未破坏过相关管道,不可能引起漏水。
三方各执一词,陷入了拉扯。转机,出现在3月中旬由鼓山派出所崇贤智慧警务站牵头召开的联席会上。
联席会上,物业公司反映了该情况,警务站第一时间介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网格警长杨桂生分别与三方深入沟通,并与社区工作人员协商,找来专业检测机构找出房屋渗漏根源,而后依托“e体+”多维调处室成功化解了该起刚刚冒头的矛盾纠纷。
“以前这类矛盾纠纷我们并不容易发现,往往等到矛盾就要升级了,某一方报警后我们才可能介入。”杨桂生坦言。
晋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层警务实践中,矛盾纠纷主动发现不力、信息数据滞后等情况,是矛盾化解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在推进警务站建设的过程中,晋安分局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前移到基层社区,构建起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的全链条,让大量矛盾纠纷“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目前,全区建成的5个智慧警务站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样板。
杨桂生所在的崇贤智慧警务站设立在小区里,与鼓山镇崇贤社区居民委员会合署办公,警务站点与社区居委会空间融合带来了网格警力与社区工作者的融合,警务站常态化会同社区居委会、物业、热心群众等开展联席会议,深入摸排矛盾纠纷情况,精准排查矛盾风险,先期开展化解工作。
同时,崇贤智慧警务站还成立了致力于矛盾消解、风险化解的“双解主任群”,由网格警长牵头社区治保主任、小区物业主任、学校德育主任、医院医调主任等多元主体,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纠纷线索实时共享、调解进程全程可视。
新店派出所龙头智慧警务站和岳峰派出所东二环泰禾商圈智慧警务站则在传统警务室功能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通过“警务室基础功能+智慧化提升”模式构建新型警务站。同时,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商场物业、律师等多方调解力量为主体的“e体+”多维调处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从单点突破到体系重构,晋安分局正以智慧警务站为载体,在警民共治的土壤中培育出多元解纷的生态体系。
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岳峰派出所东二环泰禾商圈智慧警务站民警辅警开展巡逻防控工作。林端娜 摄
半径重构 从定点服务到快速响应
“家门口就能办好证件?”不久前,在新店派出所龙头智慧警务站,林女士的惊喜体验折射出了晋安公安“服务前置”的改革成效。
作为福州市户籍窗口业务量前三的基层派出所,新店派出所日均400人次的接待量曾让警民双方都倍感压力。“群众排队时间长,我们窗口也在超负荷运转。”窗口组长林闽芳回忆。
“前几年刚搬过来的时候经常要办理各种证件,每次都要特地请假到派出所办理,挺不方便的。”居住在龙头佳园小区的李先生也深有感触,“现在听邻居说,只要上班前或者下班后空出一点时间来,就能在警务站把事给办了。”
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重点在服务。晋安分局充分挖掘警务工作站便民服务前置优势,所有警务站均设置有便民服务区,并配置“e福州”自助终端及居住证一站式便民服务台等,最大限度缩短群众办事半径。
在此基础上,新店派出所将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部分高频事项进一步向龙头智慧警务站延伸,设置有身份证、居住证办理窗口等3个窗口,配备1名专职民警和2名工作人员,完善了首办责任、限时办结以及预约服务等配套机制,可实现受理、审核、制证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今年以来,该警务站共办理居住证业务1194人次、地址变更业务1377人次、签注业务5401人次。
“周边群众出小区门口就可以在警务站就近办理相关业务,解决了东片区群众‘跑路远’的问题,也缓解了派出所窗口的服务压力。”新店派出所副所长吴永健说。
岳峰派出所东二环泰禾商圈智慧警务站则根据商圈特点,将派出所“e体+”综合指挥室的数字指挥系统及接处警平台系统前移,建立智慧警务站指挥室。警务站值班人员接到商圈及周边报警后,就近出警,达到“警情处置不出商圈”的快速处警效果。
1月25日晚,吴女士带着孩子来到东二环泰禾广场逛街,因人流密集,两人不慎走散。吴女士拨打110报警后,岳峰派出所值班室直接将警情指派给警务站值班民警。值班民警迅速锁定吴女士位置,通过查看公共视频资料,不到30分钟就找到了走失的孩子。
如今,在晋安,警务站已成为群众身边不可或缺的“便利店”,达到“一站多能”的目的。
效能跃升 从单兵作战到体系防控
警务站是便民服务的第一窗口、紧急救助的第一支点,更是街面防控的第一防线、应急处突的第一堡垒。在晋安分局的体系化布局中,警务站点正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推动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升级。
日前,岳峰派出所东二环泰禾商圈智慧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有醉酒人员在商圈某酒吧门口闹事,不断辱骂路人并伴有暴力行为。接到报警后,警务站“e体+数字指挥”系统精准调度五级巡防体系中最近的巡逻力量,从接警到现场处置完毕仅耗时1分钟,避免了事态升级。数据显示,自警务站运行以来,该商圈警情平均到场时间缩短30%。
这样的转变源于晋安分局对辖区警务痛点的深刻洞察。作为城乡接合部特征显著的区域,传统警务模式常受制于辖区面积大、日均警情多、到场响应慢等现实困境。为此,晋安分局以警务站建设为支点,构建起“1+2+N”立体化防控体系——“1”个由专职民警辅警组成的核心警务团队,视频巡查系统、实战指挥平台“2”大智慧支撑平台,“N”支由物业保安、社区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组成的群防群治力量。该体系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巡防力量响应半径压缩至500米范围内。
在火车站北广场智慧警务站,这种体系化防控得到多维延伸。通过建立勤务联勤、警情联动、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的“四联”融合机制,火车站片区的多种警力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勤务无缝衔接。
与此形成战略呼应的是鼓岭派出所生态警务站的创新实践。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与区域特色,鼓岭派出所生态警务站立足福州北部屏障生态警务协作区,通过建强“林长+警长”“警民协同”联防等联动机制,全力打造上下协同、左右互通、一体联动的圈层防控生态警务格局,构建起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一体化保护体系。
从商圈的秒级响应到山林的生态哨兵,从火车站的联合指挥到社区的网格巡防,晋安分局通过警务站建设编织出一张“点线面结合、人技防协同、专群力融合”的立体防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