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大竹县,香椿产业是农业特色产业,年产值近6亿元,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乡村振兴,香椿助力。近年来,大竹县公安局创新打造特色警务模式,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把普法宣传带到田间地头、让平安守护走在前头,全力为香椿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派出所把村干部请过来,大家一起坐下来,把香椿的质量和价格问题谈清楚,以后就不用再为此争吵了。”3月19日上午,在香椿主产区石河镇,因香椿价格和质量问题,本地农户与外地收购商发生争执。大竹县公安局石河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着手化解矛盾纠纷。
香椿交易季时间短、资金流动量大。香椿交易容易因价格波动、运输纠纷等问题引发矛盾。为此,大竹县公安局围绕香椿产业链构建“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平安联创”三维治理格局,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服务走在风险前”的“三前工作法”,充分激发“公安+村委+协会”的联动效能。
据了解,石河派出所联合镇党委和政府组织召开香椿收购座谈会,协助成立“香椿产业联盟”,规范香椿收购秩序,制定公平交易公约,并公开监督电话。同时,石河派出所组织警力下沉至香椿主产村,联合村干部对土地权属、用工纠纷等风险隐患进行摸排,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专门方案,提前介入化解。今年1月至3月,石河派出所已调处涉香椿矛盾纠纷30余起,有力维护了香椿产业的平稳发展。
“阿姨,收到卖香椿的钱,一定要保管好……”3月23日,针对香椿交易中容易出现的涉农诈骗等风险,大竹县公安局创新宣传形式,组建“守护香椿宣传队”,在香椿采摘现场以及香椿开秤仪式上开设“移动讲堂”,为大家讲解合同签订、防诈骗技巧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知识。
怎样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大竹县公安局推出“守护香椿平安包”,里面包含了反诈宣传手册、森林防灭火宣传资料、报警联系卡等内容。同时,联合银行提供“现金收付验真”服务,阻断假币流通。此外,大竹公安创新采用“无人机喊话+流动宣传车”模式,在香椿种植区域、香椿交易市场滚动宣讲防盗反诈知识,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今年1月至3月,全县电诈案件同比去年下降92%。
“谢谢你们,这点香椿你们拿去吃吧。”3月27日下午,一名七旬老人用袋子装着几把香椿送给石河派出所民警表达谢意。民警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原来,两天前老人家的香椿被人偷采,石河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破案并追回全部损失。
香椿由于价值高且多在户外种植,容易发生偷采问题。大竹县公安局不断织密立体防控网,建立“空地一体”巡防体系,守护香椿产业平安发展。
据记者了解,大竹县公安局在香椿主产区设置了“香椿警务站”,组建“护椿铁骑”巡逻队,安装“香椿卫士”一键式报警柱37处,定时开展巡逻,同步运用无人机监测周边治安,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石河派出所还成立“守护香椿专班”,严打盗窃、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1月至3月,石河派出所破获涉香椿盗窃案1起,抓获嫌疑人2名,挽回损失3000余元。大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还设立“绿色护航岗”,严查占道经营、超载超速违法行为,开通香椿运输“绿色通道”,物流效率提升30%,为香椿产业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