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云南滇池海埂大坝,风光秀美,湖水湛蓝。一只只红嘴鸥或在湖面上欢快翱翔,或在堤坝边觅食,一旁的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每年4月,这些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将完成迁徙、离开昆明,飞回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观鸥季”,滇池海埂大坝就成为游客、市民观鸥赏景的首选打卡点。昆明市公安局积极担当作为,多部门联勤联动,为红嘴鸥守住家园,让游客安心舒心。
去年10月进入“观鸥季”以来,海埂大坝游客达2000余万人次。昆明公安民警联合周边景区200余名安保人员、业主、商店店员等,组建20余支“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巡逻队,加大对红嘴鸥栖息地、观景平台等区域的巡逻力度。公安联合城管、林草等部门建立巡查机制,整治观鸥景点强买强卖、违规经营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截至目前共处理涉旅纠纷1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
为加强防范打击工作,昆明公安在滇池草海水域建立水上生态警务室,由3名民警、6名辅警24小时屯警水面,充分发挥一线警力应急救援快速响应优势,最大限度缩短出警时间。依托“河湖警长制”,昆明公安划分责任网格警区,实施“分片包干、定岗定责”;建立无人机巡航、智能监控、快艇巡逻等立体化巡护体系,无人机巡航每日覆盖重点水域,在33个入湖口等重点区域布设监控探头100处,构建水陆空巡查巡护网络,强化源头治理和涉渔涉水违法行为查处。2024年以来,昆明公安联合渔政、环保等部门出动船艇760余艘次,清理渔网具200余具,办理非法捕捞案件1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5名,强力打击生态环境类违法犯罪,有效震慑了故意伤害红嘴鸥行为。
同时,昆明公安牵头建立“1+N”联动机制,由1名警区民警联合“生态义警队”“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护渔网格员队伍”“义务救援队伍”等多支辅助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鸥护鸥巡查和文明观鸥宣传。昆明公安动员群防群治力量600余人,建立“护鸥联盟”,开展文明观赏红嘴鸥宣传,教育警示群众不得随意侵扰、惊吓、驱赶、伤害红嘴鸥,向市民游客宣传文明观鸥的环保理念。
“观鸥季”期间,周末节假日日均车流量达3.4万辆次,停车量累计达46万余辆次。为解决交通拥堵,昆明市公安局交警部门依托“智慧交管·昆明大脑”实时监测分析交通运行数据,按照核心区、缓冲区、分流区分级管控思路,共设置48个重点道路固定常态执勤点,日均投入安保警力270人次。按照“外截内疏、慢进快出”的原则,交警部门对进入海埂片区主干道车辆采取“单向通行、外围控流、饱和熔断”的优化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道路交通管控工作,并借助视频监控、电子卡口,实时对道路状况进行监测、灵活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及方案。交警部门还安排5组“春城骑警”,建立2个事故快处快赔点,强化指挥疏导、秩序维护、违法查处、事故处理、应急处置的时效性。交警部门根据实时车流特点,使用锥桶、交通指示牌等引导形成“潮汐车道”,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引导车辆绕行、错峰出行,实时优化路线140余次,直接服务游客18万余人次。
为解决游客急难愁盼,昆明公安联合医院、消防等部门建立救援机制,对游客生病受伤等突发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在观鸥点区域设置“平安岗亭”,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对首次轻微违规越界拍照等行为,以劝导式现场普法替代处罚,让执法更具亲和力。截至目前,昆明公安共救助群众100余人次,帮助找回走失儿童48人、老人16人,找回丢失物品75件,收到感谢信、锦旗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