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盟各警种部门连续6周没有出现列入‘黑榜’问题。”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公安局法制支队召开的例会上,民警们认真梳理上周执法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并通过下发“红黑榜”的方式反馈至各执法办案单位,督促办案民警落实整改,确保执法工作持续优化。
近年来,兴安盟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精准赋能 夯实业务根基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通过每周例会、每月研判,针对每一起疑难案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不仅确保案件定性准确,还极大地提升了法制民警的法律素养。”兴安盟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李海峰说。
为进一步提升一线民警的执法水平,兴安盟公安局采用“常态训、网上学、实战练、重点促”的方式,在网页开设“执法规范化”专栏,提供最新和常用的法律法规、执法指引及典型案例;研发智能化卷宗审核系统,最大限度提高执法办案效率。2024年以来,兴安盟公安局组织各类培训30余次,参训学员达1.2万余人次。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对案件证据和办案程序的要求愈加规范。兴安盟公安局经广泛调研,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20余项执法办案规范制度,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要素、全流程精准管控。
严管督改 优化管理效能
近日,兴安盟公安局法制支队对一起合同诈骗案进行刑事复核时,民警多次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合同诈骗时的行为方式和主观态度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对案件进行准确定性,最后将此案成功移送起诉。
对疑难复杂案件,案件会商是保证案件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兴安盟公安局积极推行法制内部审议和集体会商审议制度,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非法证据排除等存在争议的案件进行综合评定;对存在分歧的疑难复杂案件、变更强制措施案件等进行集体研究,确保案件定性准确,推动案件顺利办理。
“2024年以来,全所民警执法质效有了大幅提升,实现了不规范执法零发生,办理的各类案件没有一起被通报。”乌兰浩特市公安局胜利派出所所长孙豪禹说。
2024年以来,兴安盟公安机关聚焦执法质量评估,牵头召开案件会商会128次,研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300余起,严守案件质量关卡,让侦办流程全程准确无误。
一站办结 畅通办案流程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以一次性完成办案、医疗、远程提审等工作,对我们来说省时又省力。”这是科尔沁右翼前旗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一线办案民警的切身感受。
兴安盟公安局结合全盟执法实际和基层派出所分布特点,建成7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7个分中心、10个派出所智能办案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合案件受理、侦查取证、法制审核、会商研判等多项功能,实现“一站式”办理,为一线办案民警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同时,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还与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了案件的快审快结,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