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春风习习,阳光明媚,一场特别的聚会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莲子山公园举行。红星街道大驿坝社区的30余名群众正围坐在一起,专注聆听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红星派出所红星警官宣讲团成员江俊清的讲解。“江警官用各种案例来给我们讲解诈骗手法,有些就是邻里之间的真人真事,我们要引以为戒。”阳光水岸小区居民石晓红说道。
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红星派出所深入推进预防警务、主动警务,于2024年5月选拔9名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治安防范宣传教育经验的民警辅警、实习学警,组建了一支为身边人讲好身边故事、以身边案警示身边群众的红星警官宣讲团。截至今年3月底,宣讲团已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开展禁毒反诈、反恐防暴等专题宣讲和技能培训70余场次,覆盖群众近3万名。
系统化:专题丰富实用性强
“以往我们的宣讲多缺乏系统性,往往是谁有空谁去。这样在宣讲内容上难以递进深入,也缺乏针对性。”红星派出所所长、红星警官宣讲团团长何光明介绍。
为破解这一难题,红星派出所挑选精兵,集团队之力打磨课程,结合辖区多发高发的警情和案件,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校园霸凌、防性侵、禁毒反诈、校园安全教育等12个领域形成了宣讲专题。长期从事高校警务工作,并且通晓英语、意大利语等多语种的红星派出所副所长冯捷承担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在校时就是“硬汉”的民警李金华主攻反恐防暴实战培训,而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小郭警官”郭奔则以“大姐姐”的视角开展反校园霸凌、防性侵宣讲……
“家乡话听着很亲切,接地气的宣讲,我们很愿意听。”汇通百货城北商都的工作人员李大雪说道。在社区、企业开展反诈骗宣讲和反恐防暴培训时,宣讲团使用泸州话宣讲。“用群众更熟悉的语言,往往更有效果。”红星派出所教导员罗庆东介绍道。
“成立宣讲团后,宣讲专题不断拓展,贴合学校的防范宣传需求,对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很大作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副处长刘亚夫对红星警官宣讲团这种系统性、专题式的宣讲方式赞不绝口。
订单式:定制内容针对性强
“警官,我们的员工反电诈能力比较弱,同时极个别员工喜欢私自把单位的小件物品偷偷带回家,希望宣讲团帮我们开展一场针对性的专题宣讲。”去年10月,红星派出所辖区内一家企业负责人向红星警官宣讲团提出宣讲需求仅3日后,宣讲团成员、实习学警李佩洋就为该企业的90余名员工开设了“安全防范小课堂”: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到法治教育,特别强调了“顺手牵羊”行为可能会构成盗窃、侵占类违法犯罪,有效提升了员工们的防范水平和法治意识。
4月1日,龙马高中江韵学校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泸州市公安局妇委会工作人员与红星警官宣讲团宣讲员,他们共同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盛宴。
据记者了解,红星警官宣讲团成立以来,结合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共开展了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反诈宣传、针对自由职业者的防范网络刷单诈骗等“定制化”宣讲20余场次。
龙马潭区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联络宣讲团,希望宣讲团能给他们带去针对性宣讲。
补短板:聚焦重点指导性强
除了向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宣讲外,红星警官宣讲团还依托派出所治安防范职能,常态化分析辖区各单位内部的警情及案件,对警情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的单位开展专题教育。
在了解到辖区内某社会服务机构部分保卫人员不会正确使用钢叉盾牌等问题后,红星警官宣讲团立即对该机构开展培训,实战技能教官李金华、傅杰两轮次送训到企业,使该单位的42名保卫人员100%通过了安防器材使用考核。
红星派出所在警情分析研判中发现某学校教职员工连续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受损金额近20万元,派出所在将案件通报学校后,由红星警官宣讲团成员、派出所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冯捷专程上门“以案说防”,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讲。
“您认为大学生最容易遭遇的诈骗手段是什么?”“哪些行为属于校园霸凌?”2024年11月24日,红星警官宣讲团的法治专题宣讲在西南医科大学开展。刚入警不到4个月的新警李建锋与600余名师生进行了互动。“宣讲的过程其实也是我系统学习的机会,我在这个过程中迅速转变角色,熟悉公安实际工作。”李建锋已经在学校开展法治专题宣讲4场。
据龙马潭区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让年轻民警加入红星警官宣讲团,既给宣讲团带来了活力,也能让年轻民警迅速成长,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