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筠山山间的6个村庄里,留守老人占了大多数。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下山办证、交费、看病都是难事。今年起,太子派出所在全市率先推出“背包警务”,民警把警务服务送进深山,把服务窗口“搬到”了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江大爷,我们帮您办证来了。”来到村民江兴武家门口,熊成立从背包里拿出背景白布,辅警和村支书帮忙支起一面“白墙”,熊成立手脚麻利地帮江大爷拍好了证件照。他在上月走访时发现江大爷的身份证过期,便主动收齐材料,约好时间,来江大爷家采集信息。“这里老人多,下山不方便,我背着包上山集中办可以让他们少跑点路。”熊成立的“背包户籍室”,每月要办理多次业务。
打开熊成立的警务背包,除了上山所需的办公用品,还有很多“宝贝”:待办清单、矛盾纠纷记录、紧急联络卡……在最外层的防水袋中,还装着备用药品——去年秋天,他在巡山时遇到身体虚弱的村民蔡师傅晕倒在山路上,在等救护车上山的30分钟里,多亏了这些药品为蔡师傅争取了抢救时间。
“以前办证要下山,现在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筠合村村支书柯长林指着墙上的警民联系卡感慨地说。
“从外地回家的吗?天气干燥,上山祭祀的时候,注意防火。”清明节期间,熊成立看到有外地车辆陆续回村,他便在筠合村村口的小卖部前,向众人分发《文明祭祀倡议书》。他的手机里常年备着发生山火的案例照片,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让劝诫更具说服力,“防火宣传不光靠婆婆嘴,还得靠脚底板。”
筠山片区村与村地势高低不同,岔路口非常多,导航在山里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每次上山办事前,熊成立就翻开笔记本,按照排序查看当天的待办事项,提前规划路线,提前电话联系,争取一次走完。刚开始,熊成立在笔记本上画满了手绘地图。如今,筠山片区的地图已经存在他的脑海中。
“婆婆,您去哪个村啊?我开车带您回去。”4月1日下午,熊成立在去陈堡村的路上,遇到84岁的村民明婆婆。经询问得知,明婆婆下山买药要回陈堡村。熊成立迅速下车,将明婆婆扶上了车。
“山里老人大多没有交通工具,山路难走,村与村之间距离远。巡逻路上捎带他们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便利,还能促进我们和居民的交流,进一步了解民情。”熊成立说。
警民连心,处处安心。自今年“背包警务”推行以来,太子派出所民警辅警真诚服务群众,累计上门办证12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5起。太子派出所所长朱昱说:“‘背包警务’背的是服务,扛的是责任,打通警民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