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白茆片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产品多元,辖区企业众多,乡村振兴迸发活力。常熟市公安局白茆派出所聚焦辖区实际,深耕“主防”责任田,全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得益于常熟优质的营商环境……”日前,白茆派出所破获一起诈骗案,及时为企业挽回大部分经济损失,该企业专门给派出所寄来了一封感谢信。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公安机关的服务保障就到哪里。白茆派出所辖区内有大中型企业275家,为了精准掌握、快速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派出所建立“护企联络员”队伍,并发动企业设立“平安联络员”,通过警、企联络员“一对一”直接联系,实现靠前问需、精准服务。
同时,白茆派出所综合考虑企业类型、用工特点、突出问题等因素,“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服务清单。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派出所指导企业组建纠纷调解小组,同步开展岗前培训,助力矛盾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针对技术研发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常熟市公安局治安大队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防范侵权培训,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措施;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围绕生产加工、保管储存、运输销售、品牌保护等全流程环节,制定更加精细的个性化保障方案。
守护群众平安畅游
“多亏了你们,不然这么大的地方,我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2月12日傍晚,朱先生和6岁的儿子来到红豆山庄景区观赏花灯,两人不慎走散。
焦急的朱先生向经过的巡逻民警求助。巡逻警力及景区工作人员立即开展路面寻找,白茆派出所“茆鹰巡航队”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寻,仅用8分钟就在景区西南角的竹林栈道找到孩子。
红豆山庄景区占地960亩,集文化旅游、亲子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日均接待游客近2000人,高峰期达5000人,是白茆派出所日常重点守护点位之一。
景区占地面积大、游客众多,如何织密平安网,做到安全防范无死角?白茆派出所构建四维护游体系,即景区门口建有警务室配备专职警力,路面部署动态巡防力量,空中安插“智慧之翼”,后台搭载动态感知设备,相互补位、相互策应、相互支撑。
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举办期间,为应对客流高峰,白茆派出所会同景区管理方成立“平安红豆护游队”。护游队将景区划分成6个网格,结合网格内水域分布、游玩项目、客流动态等因素,针对性部署人员力量构成最小应急处置单元。今年以来,“平安红豆护游队”共靠前处置游客求助53起。
特色宣防助农生产
“天上不落金元宝,陌生电话莫轻信,购买农资走正途……”2月14日上午,在坞坵村村委会活动室,白茆派出所民警郁晓艳通过白茆山歌为村民带来了一场别样“安防讲堂”,悠扬的曲调搭配朗朗上口的安全提醒,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山歌一听就懂,民警还教我们如何扫码验农资,这下买种子更放心了!”在现场,村民张阿姨感慨道。
白茆派出所辖区内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了助力农户无忧生产,我们坚持安全防范在前。结合辖区里白茆山歌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实际,我们梳理总结了涉农高发警情,将‘虚假补贴’‘低价农资’等骗局套路编成山歌,在农户聚集的地方开唱,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安防知识,在声声入耳中助力反诈意识深入人心。”郁晓艳介绍。
今年2月以来,白茆派出所累计开展反诈山歌表演6场,覆盖农户800余人次,辖区涉农类诈骗实现零发案。
在利用好群众集中活动阵地的同时,为了让安全防范宣传无死角,白茆派出所还依托“一村一警”开展“背包警务”,将“安防大礼包”随身携带,送到田间地头、村居院落,利用农户休息间隙,心贴心拉家常,面对面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假劣农资、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广泛播种安全种子。同时,派出所通过组建警民联络微信群、打造反诈宣传警车等“移动载体”,不断延伸平安触角。在警民零距离沟通中,白茆派出所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全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