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滑县公安局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原则,不断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通过创新巡防机制、深化警网融合、夯实基础工作,进一步释放警务潜能,推动基层警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探索机制,筑牢治安“防火墙”
滑县公安局紧密结合社会治安实际,以“快接警、快处置”为牵引,通过信息快速传递、警力灵活调配、多元手段综合运用等方式,推动防控工作由“被动等待触网”向“主动研判出击”转变。他们充分发挥城区13个警务室、8个屯警点前置作战优势,将特巡警与派出所警力整合,全力打造“屯警街面、全域联动、应急处突、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战斗集群,使巡逻警力与派出所警力职能融合、业务互通,切实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需求走,确保接处警和服务群众“再快一分钟”。
“没想到在家门口的警务室就能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真是太方便了。”3月31日,在滑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欧阳书院警务室,拿到新换的驾驶证的居民张先生赞不绝口。
滑县公安局持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建设,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不断拓展社区警务室功能。在创新一体化服务模式、零距离开展便民警务服务的基础上,从原有的68个警务室中,高标准打造24个集服务群众、治安防范、多元共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标杆警务室。在道口派出所建成集综合指挥、社区警务等多功能的道口古镇街面工作站,最大限度将警力前移,打通守护点、延伸巡防线、扩大安全面,努力把群众身边的警务室建成社会治理的第一平台、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多措并举,打造共治“观察哨”
近年来,滑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警网嵌套”新模式,以深化“一村一警务助理”暨“警网融合”工作机制为依托,有效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你们说得对,这点小事真不值得动气。”2月26日,滑县公安局半坡店派出所警务助理严怀玉在入户走访时,就地化解了一起因麦田水井浇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双方握手言和。工作中,滑县公安局在城区街面全面实行“警格+网格”联动、联勤、联查、联防机制,并从全县20个乡镇选聘了924名责任心强、威望较高、热心警务工作的治安积极分子和村“两委”干部担任警务助理,并配合公安机关参与警务工作。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警务助理已协助入户走访32万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00余起,开展防范宣传8600余场次。
滑县公安局还先后组建68个特色警务团队,“滑台义警”“万家义警”“红心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超1.65万人。其中,城关派出所成立了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体的“护航青春团”,2023年以来累计帮教未成年人200余人;2024年8月,新城派出所在辖区商圈较密集部位建立了20个“十户联防”最小作战单元,协助处置突发案事件13起,调解矛盾纠纷27起;2024年4月,在全县试点“警察姐姐”信箱,完善与教育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模式,帮助解决中小学生及学校问题154个。警法联调、律师进所等矛盾纠纷调解品牌不断涌现,持续推动驻所联调全覆盖,2024年以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36起。
滑县公安局大力推动机关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目前,通过逐人分析能力特长,已先后选派45名民警充实派出所,3名优秀民警调整至社区岗位,“派出所主防”质效显著提升。
夯实基础,共创平安“新局面”
近年来,滑县公安局紧盯实战需要,坚持向科技要警力,支撑实战、赋能基层。通过力量聚合、资源整合、机制融合,建成“实体化运作、全手段支撑、一站式服务、多元化治理”的侦查中心,为基层一线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点对点、菜单式、定制化、管家式”支持。
滑县公安局深入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同反诈工作有机结合,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2024年以来,他们在基层数据采集中开展反诈宣传、预警劝阻工作,成功面对面预警劝阻506人,为群众止损365万余元,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1.03%。
同时,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滑县的目标,滑县公安局紧盯“集约化资源融合体系、一体化实战运行体系、精准化预警防范体系、专业化基础支撑体系”要求,打通警种壁垒,通过“中心吹哨、警种报到、合成作战”,在“快处快打、快侦多破”的基础上,以前端有效治理减少末端被动“兜底”,全县治安管控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全县民生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9.4%、破案率上升20.4%,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