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建立完善联排联处机制,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全覆盖排查,完善“两队一室”“一村一警”“驻所调解员”等机制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让和谐稳定成为社会主基调。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化解矛盾4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
下沉社区 排查隐患
“这几个小区群众反映较多的是噪音扰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近日,在角美派出所龙池警务室的调解室里,社区民警与调解员正在梳理近期群众诉求的排查台账,并针对近期频发高发的噪音扰民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为实现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台商投资区分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将传统“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充分发挥“一村一警”机制的优势,将警力下沉到每一个村居,实现社区民警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民警定期走访辖区居民,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性问题,并联合村居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此外,台商投资区分局配套构建矛盾纠纷“全领域”排查体系,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类登记建档,并通过综合研判评估,确定矛盾纠纷的风险等级,确保早介入、早化解、早稳控。
专员入驻 高效调解
近日,在台商投资区洪岱路某小区,经营商铺的杨大姐与楼上住户胡先生因车辆停放问题发生口角,双方互不相让。接到报警后,角美派出所值班民警与驻所调解员老郭等人立即赶到现场。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民警与调解员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最终促成双方互相谅解,解决了停车问题。
这一矛盾的顺利化解,得益于台商投资区分局在角美派出所辖区试点推行的驻所调解员机制。该机制通过区政府委派专职调解员到派出所驻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专业调解服务。驻所调解员与办案民警、社区民警联合开展调解工作,形成了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使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以在萌芽状态下化解。
如今,台商投资区分局将驻所调解员机制向全区推广,各派出所均实现调解员入驻,共同构建起“矛盾不出片区、纠纷快速调解”的工作新格局。
整合资源 多方联动
建立完善联排联处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全覆盖排查,逐一建立台账清单,落实动态管理;社区民警与驻所调解员定期深入辖区村居,开展多发性矛盾纠纷底数摸排工作;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一项项举措,皆是台商投资区分局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生动实践。
台商投资区分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一方面,加强与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合调处、跟踪回访等工作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充分发动群众力量,组织发动志愿者、网格员、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群防共治格局。
“现在,只要一有纠纷,民警和调解员等便会立刻出现,很快就能把矛盾纠纷化解了。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感满满。”曾接受过调解的居民陈大姐对台商投资区警方的工作十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