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法治公安建设落地生根?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通过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能力提升、闭环监督“四轮驱动”,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4月8日,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高兴派出所民警来到大集,对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张煜 摄
铸就执法为民忠诚警魂
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警摆在首位,把“会前学法”作为党委会重要议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施行法律、敏感案事件启示等作为“会前学法”的主要内容,将分析、研究、调度规范执法和能力提升工作作为常态动作,着力打造分局党委、执法办案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制员和主办民警三级共管的规范执法工作格局。他们探索形成办案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日审核警情、调度案情并参加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案件研究,法制员每日巡查、办案民警每日自查是否规范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我们要求民警时刻牢记职责使命,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复查检验。”岚山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孙云波介绍。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岚山分局组织开展“如果我是当事人”换位活动,推出了警情2小时完成分流、一般行政案件15日内办结等便民利民做法,“只跑一次、能立尽立、提速快办、全程告知”的法治理念进一步强化。
搭建规范执法“四梁八柱”
在孙云波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20多本制度汇编。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将制度建设作为规范执法的基础工程,构建起覆盖执法全流程的制度体系,确保民警从接警到结案,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在执法前端,岚山分局牢牢把住接处警这个执法办案“第一关”,针对110接处警“再快一秒”、警情快接快处等工作出台6项规范,对“接警、调度、出警、处警”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在执法中端,他们细化每日“五确认十自查”、规范执法能力提升“十全十零”等9项规定,让民警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同时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在执法后端,他们明确案件办理“六级六查”、通报批评等5项制度,强化全程监督、动态整改、重犯问责,确保执法办案全流程规范。
“这些制度已经内化为我们内心的标尺,指引我们办好案。”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王志文说。通过制度引领,民警执法实现了“语言、动作、流程、装备、办理”五规范,执法公信力显著上升。
锻造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4月8日,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高兴派出所民警陈维星登录“岚山公安能力提升站”学习平台,完成当日的“综合练习”。这个平台设置了能力提升、模拟练习、考试题库、错题收集等模块,采用“学练考”一体化模式。“除了学习、练习、考试,平台还可以直接对话‘法智助手’,平时查个法条、找个案例特别方便。”陈维星说。
“云端充电”便捷高效,“实战练兵”精准提升。岚山分局印发工作手册,对执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敏感点以及办案流程、适用法律、注意事项等全部要素进行汇编,由精通业务、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官上门送教,组织开展执法培训,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习惯养成。今年以来,岚山分局组织开展警务工作知识竞赛、“以案释法”案例评析比武等活动8次,鼓励民警通过交流工作经验拓宽办案思路,共同提高办案水平和质量。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分局执法问题数与瑕疵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8.3%、17.9%。
织密执法质量防护网络
在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执法数据,“警哨”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全方位监管,自动预警风险隐患,智能监测异常数据。随着预警提示不时闪烁,值班法制员跟进核查,跟踪督办相关执法问题。
为实现监督闭环,岚山分局全面推行六级六查执法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有警不处、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整治,形成“何种方式发现—具体问题—责任民警—原因剖析—整改问责—规范提升”的执法监督闭环管理模式。分局严格落实“一次提醒、两次约谈、三次取消评优”的工作要求,依纪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问题整改不落实、不到位、不彻底的情形。今年以来,岚山分局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12次,问责民警8人,约谈4个警种单位的负责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