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湖北宜昌,春风吹绿长江两岸,万物生机勃发。在这里,以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汇聚,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新时代新征程,宜昌公安机关推进“警色宜人·平安宜昌”建设,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不断深化公安改革,完善服务举措,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群众安全感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列湖北第一。
深化改革 提升警务工作质效
1月,宜昌市公安局侦办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收缴制假原材料25吨、设备6台;3月,宜都市公安局将侦破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移送起诉,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保障;4月,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循线追踪,打掉一个盗窃街面门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我们针对全市涉企警情组织开展重点研判,扁平化调度辖区公安机关、相关警种跟进处置。侦查中心汇聚侦查资源,对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深度研判,推动全链条打击。今年以来,全市涉企违法犯罪警情数同比下降12%。”宜昌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科长刘涛介绍,为提升打击质效,宜昌公安机关去年按照湖北省公安厅统一部署,纵深推进“一市一台”改革,打造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实战体系,将全市警情全量汇聚到市级110接处警平台,推动警情全面研判。
在深化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同时,宜昌公安机关聚焦新技术、新装备,推动科技赋能警务实战。
近日,宜昌市公安局特警黄督操控无人机,对长江流域宜昌江面开展巡航,两岸滩涂沟壑尽收眼底。
“新配备的固定翼无人机飞得更高、航行里程更远、监测范围更大,还具备红外成像、AI自动锁定跟踪等功能,为打击长江沿岸非法排污、非法倾倒等生态犯罪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黄督说。
今年以来,宜昌公安机关不断拓展无人机应用实战场景,依托16个无人机巢,在宜昌市城区实现无人机巡防全覆盖。此外,他们还联合科技公司,探索机器狗等技术装备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新机制、新技术催生新战力、释放新动能。今年以来,宜昌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1%、6%,市域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平安稳定大局持续向好。
贴心服务 擦亮旅游城市名片
4月5日,宜昌迎来清明节假期旅游高峰。在三峡大坝风景区,往来游客排起长队;在西陵区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争相拍照打卡……旅游热潮正带动宜昌文旅蓬勃发展。
如今,拥有4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23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宜昌,年接待游客数量超1亿人次。如何高效保障游客安全、护航旅游经济发展是宜昌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任务。
“G348国道目前车流量大、通行缓慢,请前往听风谷景区游玩的旅客绕行三峡专用公路。”近日,记者在宜昌市夷陵区G348国道看到,由宜昌公安交管部门在沿途LED显示屏上发布的车流预警信息,正精准引导游客出行。
G348国道是宜昌热门的旅游线路,连接着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屈原祠、快乐谷等著名景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我们强化工作部署,建成景区道路交通流量预警系统,集成各景区游客预约人数、车辆出入数量、道路施工情况等信息,实现景区及周边道路车流情况实时监测、交通拥堵及时预警、指挥调度一键直达。”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李志超说。
据悉,宜昌公安交管部门还在国省干道、旅游线路设置交通劝导站、警务室1140余处,创新推出“铁骑警务队”“路长制”等交通管理模式,全力保障游客安全。
民有所盼,警有所应。宜昌公安机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不断优化安全许可审批服务、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服务保障大型文旅活动顺利进行。近日,宜昌公安机关推出惠民利企十二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大型活动安全许可审批服务,审批时间由7日缩短至3日。
精耕善治 打造连心警务样板
“陌生链接不要点,转账汇款要核实……”近日,西陵区分局云集派出所社区民警胡兆军来到二马路社区,一边向沿街店主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一边发放宣传单。“放心吧,我们肯定不会上当!”商户于大姐接过宣传单笑着说。
西陵区作为宜昌市老城区,是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大量聚集,仅二马路社区就有商业门店近300家。
“我们把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民警派到社区,让社区民警全身心投入社区安保工作,最大力度保障群众安居乐业。”西陵区分局政委何伟说。
基层治理工作事关发展大计、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宜昌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探索“一专两任”警务模式,全面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派出所所长全部进同级乡镇(街道)党委班子、社区民警全部进同级村(居)党组织班子,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如今,在全市113个公安派出所,651名社区民警、1132名驻村辅警全部下沉到社区(村),带领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近日,西陵区白龙岗小区沿街商户李师傅成了云集派出所的“常客”,他经营的面馆生意火爆,但因设备噪音问题,被楼上居民多次投诉,矛盾有激化升级的苗头。
社区民警黄征丽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3+1+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即派出所、平安办、司法所联勤联动,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N个行政单位和社会组织按需参与。在多部门共同参与下,李师傅同意更新设备,楼上居民也作出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警司联调”“五长共治”“明珠义警”……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品牌在宜昌遍地开花,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社会平安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