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场专项提升课、每周“一战”、“一对二”师徒结对……专业培训指导加上和睦如家的团队氛围,让踏上公安征途的新警们迅速成长。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创新实施新警培育“三年雏鹰计划”,通过搭建教育培训架构、打造多元化锻炼平台、健全系统化培养模式,推动新警在一线奋勇争先、担当实干、脱颖而出。
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青年民警在旅游景点执勤。陈晓玉 摄(资料图片)
整体布局“引路子”
“来到分局后,我先后在情指中心、网安大队、反诈中心、合成侦查中队以及黄楼派出所实习,多岗位的历练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青年民警交流会上,黄楼派出所新警盖鑫表示,分局制定的多元化培养方案让他受益匪浅。
为精心培育一批“好苗子”,推动“雏鹰”早日展翅翱翔,鼓楼分局锚定“一年跟着干、两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的成长目标,研究出台新警带教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以基础培训、提高培养、红色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任务分解清单”。方案创新推出“三人行”警师制,为每名新警配备1名单位班子成员和1名业务骨干担任警师,通过答疑解惑、纠偏整改促进新警成长。3年来,鼓楼分局共结成师徒67组,其中13人次获执法办案标兵、优秀社区民警等称号。
“我们对新警的培养在实习期就已经开始,结合其所学专业并充分尊重个人意见,为其设置专项培训‘提升课’——白天到分局警种部门实习,晚间到派出所配合值班备勤并驻所工作,帮助新警深入了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鼓楼分局局长孙睿说。
夯基赋能“强底子”
“鼓楼分局的前身叫第一分局,诞生于1948年徐州解放的胜利号角中……”置身于鼓楼分局“新征程”警史展,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旧物、一份份尘封的史料,仿佛在诉说分局77载的岁月更迭。
“新警到分局的第一课,就是学习鼓楼公安史,了解分局的初创与发展、岁月与变迁、奋进与担当。”鼓楼分局政委肖天军说,新警通过警史展上好初任培训“必修课”,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党性修养。
为迎接新警的到来,帮助新警迈好从警第一步,鼓楼分局还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从警纪律规矩等方面,由局领导为全体新警集中授课,确保新警干有方向、做有标准。
精准施培“压担子”
近3年来,鼓楼分局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方式,对新警的组织协调、综合分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同时,鼓楼分局实行市公安局核定、面试打分、实习计分“三三制”累计方式,按照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让新警依次选岗,因人而异将他们分配到接处警、执法办案、社区管理、街面巡防等不同岗位,切实树立“一切靠实绩凭本事”的导向。
鼓楼分局始终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新警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明确新警一律分配到基层一线,有效保证新警成长锻炼周期。2024年11月27日,鼓楼分局招录的12名新警全部被分配到基层一线执法办案单位。
紧盯难点,培训提能。鼓楼分局按照《江苏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标准》要求,抓实常态培训“基础课”。立足“实战、实际、实用”原则,分局精准摸排新警“需求点”和“薄弱点”,完善调整21项公共科目和15项执法警情必修科目,对全警公共科目中涉及执法规范化的5项内容优先进行循环授课。对综合表现较好、培养潜力较大、业务实绩突出的新警,优先推荐纳入分局后备人才库,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畅通渠道“搭台子”
90后新警张跃洋两天内两次挽救群众生命,赢得数万名网友点赞;95后民警庄谨至3小时快速破案,收到群众“长得又帅,破案还快”的锦旗……这些实例如同一粒粒投入水中的石子,在青年民警思想深处激起了层层涟漪,激励着更多新警奋勇争先,以昂扬斗志投身公安事业,守护社会安宁,护航百姓幸福生活。
近3年来,鼓楼分局共接收新警67人,经过精心培育,他们都迅速成长,在各项工作中崭露头角,表现突出。在人才选拔任用方面,鼓楼分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为优秀新警提供广阔发展空间。3名95后民警凭借过硬的个人综合素质与突出的工作成绩,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让“敢担当会干事”的新警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分局还大力推行面向基层遴选机制,7名表现优秀的新警进入业务大队工作,有效激发了新警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年雏鹰计划”实施以来,新警培养成效显著:在2024年度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各类评比表彰中,入职3年内的新警获奖57人次,占比达15%。其中,1人获评市局青年警星,37人获评分局季度之星,7名新警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6名新警获个人嘉奖,13人荣获各类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