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重庆市民王女士要转一笔项目款,但因身份证有效期到期,银行交易无法进行,王女士焦急地来到重庆市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求助。公安政务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完成了身份证换证受理手续,并给王女士办理了临时身份证,解了王女士燃眉之急。
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分局积极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紧紧围绕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目标,推动260项公安政务业务进驻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该局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流程,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
重庆市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民警用手语给听障群众介绍身份证办理流程。 彭艺 摄(资料图片)
“综窗+专窗” 重塑服务模式
“之前办理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以及车驾管业务要跑三个地方,现在一个窗口就能一次性办好,真是太方便了。”4月17日,在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办完业务的王先生感慨道。
王先生原本只是前来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取号时工作人员向其介绍了公安政务窗口可以提供多项公安政务业务办理,于是王先生又处理了交通违法、更换了即将到期的身份证和驾驶证,30分钟左右全部事项办妥,这让王先生非常惊喜。
去年以来,南岸分局科学布局公安政务窗口,因地制宜推出“综窗+专窗”改革模式,围绕群众高频需求匹配资源,保留出入境、身份证业务等4个“专科窗口”,设置4个“综合窗口”,集成户政、交管、治安等180余项业务,实现综窗快办、专窗精办、协同高效、安全规范,全面提升公安政务服务质效。
南岸分局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值班警官”,采取人工导办模式。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填写相关表格、对材料初步审核、引导群众排队、协助群众自助办理业务。他们适时启动“潮汐窗口”,科学引导申请人错峰办事。此外,“潮汐窗口”还作为特殊群体办事“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2024年以来,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累计办理业务10.3万件,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减少40%,窗口服务效率提升30%,群众满意率达100%。
一警多能 夯实改革基础
南岸分局将培养全科民警辅警作为提升窗口服务的重要抓手,通过笔试、面试、实操、试岗等环节,遴选出11名窗口业务骨干,打造一支综合业务熟、专业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的“全能金牌服务队”,为“一窗通办”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南岸分局聚焦实现一警多能目标,通过集中培训、轮岗培训、跟班实训和技能交流等方式,提升窗口人员掌握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系统操作等能力,锤炼全科能手,努力为办事群众提供热情、规范、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
热情服务 提升办事效率
3月18日18时,市民荣先生来到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处理交通违法。民警热情接待,很快就办理好了业务。“没想到下班过来,还能办好业务,延时服务真是解决了上班族办事的大难题!”办理完业务后,荣先生称赞公安政务窗口。
针对辖区群众在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率先在全市推出午间不休“错时办”、下班时间“延时办”、周六预约“加班办”、特殊需求“优先办”的“四办”举措。去年以来,已累计为群众提供“四办”服务5500余次,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为有效解决听障人士办事方面的困难,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推出“有爱无碍”手语服务,与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举办“手语进窗口”培训活动,窗口民警辅警基本掌握了日常服务手语,热心服务听障人士。
2024年12月10日下午,听障人士谢女士神情忐忑地来到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用手指向自己的耳朵和嘴巴比划着。窗口民警使用手语询问其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这让谢女士颇为感动,一股暖流涌向心头。通过手语交流,谢女士顺利完成了身份证办理业务。
目前,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民警已通过手语服务,成功为10余名听障群众办理相关证照,提升了特殊群体的业务办理体验。
“我们还为群众提供老花镜、便笺纸、消毒液、应急药品,拍照需要的深色服装、镜子、皮筋、发卡等便民小物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温度!”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窗口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