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导向、民生导向,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探索实践网络安全管理法治、数据、协同“3+”工作法,着力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法治+”
维护网络空间公共秩序
“感谢民警同志还原真相,为民解忧!”不久前,襄阳市襄州区居民王某专程来到襄州区公安局向民警当面致谢。原来,2024年以来,王某邻居因邻里纠纷,多次发布辱骂王某的短视频,严重影响当事人正常生活。襄州区公安局网安部门调查取证后,依法对该网民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并责令其删除相关短视频。
襄阳公安坚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将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作为净化网络生态的突破口,积极与网信、教育、宣传等部门沟通对接,全面巡查处置网上涉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违法有害信息,针对热点事件、群众举报投诉线索中发现的造谣传谣、侮辱诽谤等违法犯罪,坚持“零容忍、全链条、高强度”打击整治。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相关案件77起,打掉网络水军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清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信息1900余条。
与此同时,襄阳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坚持源头治理,严格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依据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指导有关单位做好网络安全保护等级测评、定级备案、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辖区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义务;综合运用警情通报、座谈交流、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引导广大网民和平台媒体依法上网,携手共建网络文明。
“数据+”
激活网络综合治理动能
2024年5月,南漳县公安局民警经过深入研判追踪,分赴四川、湖南、河南等省集中收网,打掉一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事网络黑灰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信息化时代,犯罪手段不断迭代升级,公安机关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做到‘以新对新、以快打快、以专制专’。”襄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网络侦查大队大队长孙伟介绍,面对新型网络犯罪职业化、产业化、链条化发展趋势,襄阳公安机关坚持以“市县主战”为牵引,深入推进“雷火”“净网”等专项行动,逐步建立起市县统筹、警种协同、数据支撑的一体化打击治理体系,力求实现“打掉一个、端掉一窝、震慑一片”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襄阳公安机关注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软实力,一方面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网络犯罪隐蔽性强、涉案地域广、资金转移快等特点,在实战中培养民警“研、侦、防、控”综合能力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挖严打推广引流、技术支持、资金结算等上下游产业违法犯罪。
“去年以来,我们共侦破非法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黑客攻击等新型网络犯罪案件140余起,联合各警种研判处置相关线索900余条,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孙伟说。
“协同+”
筑牢网络生态联合防线
今年3月,一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在襄阳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上演。公安、网信等多家市直部门联动,有效阻断了由专业团队组成的“蓝军”进攻,保障了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这种‘背对背’式的演练,既检验了相关单位网络安全防护真实水平,也提高了公安机关与行业部门网络安全协同处置能力。”襄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付显伟说。
近年来,襄阳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网络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网络生态联合防线。
警企联动打通“经脉”。襄阳公安机关与辖区11家互联网企业签署警企对接备忘录,成立“网安警务室”,构建常态化安全风险预警通报机制,2024年以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违法有害信息1.1万余条,处理网民举报投诉线索1800余次。
跨界融合建强“矩阵”。襄阳公安机关与网信、金融、教育、卫健、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打造快速协作“绿色通道”,2024年,共开展联合执法240余次,清理各类风险网站1100余家,下架违规App、小程序30余个,约谈违规企业40余家次。
全民参与激发“活力”。襄阳公安机关不断完善协同配合的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体系,2024年以来,通过“全面+精准”“线上+线下”“节点+常态”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130余次,有效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