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公安的警务装备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强警的智慧,比装备更强大的是你们肩上的责任,是你们让我们的城市持续平安稳定……”4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联合共青团盐城市委组织开展“青商筑梦·警心护航”警营开放活动,21名青年企业家代表受邀担任“青年平安体验官”,走进盐城市公安局巡特警训练基地,近距离感受警务工作和警营风采。活动中,青年企业家代表纷纷为盐城公安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点赞。
近年来,盐城市公安局坚持把公安工作置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中谋划,持续擦亮“企有忧·警快办”服务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稳定护发展、以法治利发展、以服务促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提高平安守护水平
提升企业安全体验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盐城市公安局前置警务触角,让企业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身边”有多近?盐城公安的答案是园区内、厂门口。4月11日晚,两名务工人员在盐城市一家公司门前发生争执,周围群众发现后,立即向公司门口的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盐龙派出所高新区警务站求助。接到求助,民警2分钟内赶到现场,在矛盾升级前解决了问题,这样建在园区内、厂门口的护企警务室在盐城遍地开花。盐城市公安局以距离换时间,有效提高平安守护水平。
让企业感到平安的,不仅有近在咫尺的守护,还有“无事不扰”的监管。前不久,盐城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新城派出所给辖区企业送来《重点企业体检报告单》,企业立即根据报告单对照检查整改。
据了解,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盐城市公安局依托物联网、智能监管等技术实行“无事不扰”监管,在线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精准发放《重点企业体检报告单》《风险提示书》等,打造事前提醒指导、事中依法监管、事后动态跟踪的全链条执法服务模式,全力消除各类涉企风险隐患。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去年,东台市公安局海道桥派出所在走访一家企业时了解到,该公司每天运送货物车辆多,但门前右转弯道路狭窄,经常发生车辆刮蹭等情况。问题第一时间流转到了东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经过勘察评估、重新划线、拓宽车道……一周内问题得到解决。
问题的及时发现、落地解决得益于盐城公安的“一警365·亲清在一企”服务发展活动。据了解,盐城公安按照一企一警、全警参与原则,对5400余家企业逐一确定挂钩服务民警,点对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企业找民警”到“民警找企业”的转变。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4700余件次,企业回访满意率达100%。
盐城公安始终把发展的事作为公安机关分内之事、应尽之责,针对企业关心的政务服务问题,推出“涉企服务专窗”服务,一站解决企业不同政务服务需求。
去年,一家风电叶片公司接到境外项目电话,施工碰到技术难题需国内工程师支援。阜宁县公安局“涉企服务专窗”收到申请后,立即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护照送到公司员工手中。
“不能让企业来回跑。”盐城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支队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服务企业,盐城公安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服务企业和群众,并创新推行重大项目警官制、警企会客厅、警企直通车等服务,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
拓展民生服务广度
让企业职工生产居住更幸福
宜居才能宜业。盐城公安不断拓展公安民生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努力让企业、员工生产、居住在盐城更加幸福。3月26日,从国外来盐城工作的李先生到射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出入境大厅外国人就业服务“一件事”窗口办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几天后他便领取到了证件,李先生对此大加赞赏。这是盐城公安便民利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盐城公安推动人才落户“零门槛”政策、“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等落地落实,延伸“五星卡”应用场景和范围,不断优化居留许可“联办专窗”运行机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在盐城工作生活。
在盐城生活有多方便?政务服务上体现最明显。盐城公安依托236个“盐之e警+”综合服务窗口,将135项286种公安高频服务事项权限放到一线,群众可在“3公里、15分钟”内办成事。同时,他们推动19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无犯罪记录证明、边境通行证等306种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可线上申请,其中31个事项可在手机端全流程办理。前不久,货车司机陆师傅通过“我的盐城”App在线申领货车通行证后发出感叹:“现在办理证件太快了。”
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优质的政务服务,也离不开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据了解,盐城公安大力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及死亡人数连续3年下降,群众出行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