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的广海卫城,是明代闻名遐迩的海防要塞,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这座镌刻着“海永无波”摩崖石刻的古城,历经600年沧桑巨变,如今是国家级重点镇、二级渔港,历史文脉始终绵延不息。
近年来,台山市公安局广海派出所赓续卫城戍边的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传承“海永无波”的精神,延续“守护海港”的使命,创新构建“定波三锚”警务体系——党建领航的“解铃锚”破浪调解,立体防线的“防护锚”多维矩阵,定制暖心的“服务锚”鱼水纽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守正创新中续写“卫城戍海”的枫桥警务新模式。
解铃锚 菩提树下促和谐
广海镇龙岗村有一株700年的菩提古树,菩提古树树体粗壮,造型奇特,在广海群众心中有着“包容、和谐”的美好寓意。
广海派出所循着古树启示,因地制宜推动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的“菩提解铃园”,创新推出“三招解铃法”,针对渔港、渔民、渔获产生的矛盾纠纷做到“对症下药”,促使矛盾双方快速握手言和。第一招,针对不同的矛盾类型,召集不同的调解“专业队”;第二招,给双方算好“合网渔获多、分网两船空”的“一笔账”;第三招,在菩提树下递出互让一步的“台阶梯”。
自2023年6月“菩提解铃园”开园以来,广海派出所调解矛盾纠纷131起。
防护锚 立体防线护粮仓
广海镇海岸线长、海洋牧场面积大、渔船进出频繁,容易成为盗窃、走私、偷渡的“洼地”。从渔民船头议事的袅袅炊烟,到菩提古树下乡邻调解的细雨,白海豚搁浅了,渔民和民警能一起冲上去救;老祠堂的侨房纠纷,几个电话就解决了,平安的种子就这样在大家共同参与治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土壤中,广海派出所紧密联系群众,建强“海陆最小应急单元”,织密“天地”安全立体防线:56艘自用“渔船”转身变“海上哨所”,组建渔安守护队等群防力量,制定“海洋牧场”专属巡防路线,用科技利剑筑牢“防波堤”。
如今,守护队一旦发现可疑信息就立即上报,海陆防护网瞬间激活,科技手段锁定,执法船包抄,岸线封堵。“警灯一亮,心里就踏实!”老渔民陈某感慨地说。
服务锚 定制服务暖民心
海永无波,不仅要止风波,更要暖人心。广海派出所找准服务“小切口”,依托辖区渔民工会成立89人的渔工服务队,实现服务从“标准服务”到“定制关怀”的跨越,筑牢服务不缺位的“避风港”。渔期来了,广海派出所就开展“潮汐服务”;游客来了,就开设“快捷式”服务;台风来了,民警辅警责任到人、一人一船,劝说渔民转移。
2024年5月,渔工服务队了解到:辖区少年小王因父母原因,一直未落户,眼看就要中考,不知如何是好。广海派出所民警与“服务队”驱车300公里,赶至小王出生地调查取证,抢在报名截止前办好落户手续。当拿到户口簿的那一刻,小王喜极而泣。
而这样的服务早已融入广海派出所民警工作日常。给“海上娃”开通户籍“绿色通道”,给远洋船配备“急救锦囊”,在鱼排上开设“反诈茶馆”……广海派出所以解铃园为砚、以防护网为笔、以服务队为墨,在碧波万顷间书写为民服务的平安答卷。
2024年一场暴风雨淹没多个村庄,广海派出所民警辅警带领渔工服务队火速响应,成功解救群众150余名。据统计,近3年来,渔工服务队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15面、感谢信16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