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陌生人热情推销理财产品,一定有猫腻!”“阿姨!这个‘红头文件’一看就是假的!”“阿姨!我就是咱们小区的社区民警,怎么会是假警察呢!”4月2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区分局反诈中心和属地派出所的通力配合下,社区民警用三声“阿姨”,唤醒了险些被骗的李阿姨,成功止损12万元。
当日,反诈中心接到资金预警指令:辖区群众李某正在向高危涉诈账户转账12万元,需立即采取措施。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对李某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保护性止付,并将预警指令同步下发至人民路派出所。
“快!李阿姨就住在隔壁小区,时间紧迫,跟我一起去劝一劝!”正在附近小区开展日常宣传走访工作的社区民警张锐立即带领社区网格员,匆匆赶往李阿姨家。
面对民警的再三询问,李阿姨坚称自己没有被骗,并表示进行12万元的转账操作是为了给外地的女儿买房,因银行账户异常,所以没有转账成功。
接到社区民警的反馈后,反诈中心再次对涉诈账户的交易特征进行研判,确定转账的目标账户为涉诈高危洗钱账户,认为李阿姨可能未说明真实情况,建议社区民警再次进行上门劝阻。
再次见到民警的李阿姨,言语闪烁、支支吾吾。为了避免李阿姨落入诈骗陷阱,民警与李阿姨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在民警及家人的共同劝说下,李阿姨这才说出实情。
原来,李阿姨在手机上看到了一则“投资广告”,该“广告”声称“低风险、低成本、高回报”。在与对方联系后,李阿姨轻信了对方的花言巧语,凑足了12万元准备转给对方进行网络投资。
为了帮助李阿姨彻底识破骗局,民警耐心进行讲解:“阿姨!陌生人热情推销理财产品,一定有猫腻!”李阿姨将信将疑,拿出了所谓的“红头文件”。
“阿姨!这个‘红头文件’一看就是假的!”面对李阿姨拿出的所谓“红头文件”,民警一针见血戳破诈骗分子谎言。
“教我投资的人说,他们有正规的文件,让我不要相信任何上门找我的人。他们说,上门找我的人才是骗子。”李阿姨有些“不服气”。
“阿姨!我就是咱们小区的社区民警,怎么会是假警察呢!”随后,民警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网上投资类诈骗的常见话术和惯用手法。经过一番耐心讲解,李阿姨最终相信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并表示以后不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遇事多和家人商量。得知母亲在民警的帮助下保住了积蓄,李阿姨的女儿如释重负,向民警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