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他走遍大街小巷,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对辖区基本情况“提到、说到、指到”,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导航仪”;他以“扎根基层、勇于担当、服务为民”的突出表现,荣获2024“最美·广西公安榜样”称号,成为全区辅警队伍中一面鲜红的旗帜。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看到这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的警务人员带队巡逻。他叫卢维军,曾是武警部队的优秀战士,如今是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综合警务大队辅警中队中队长。
卢维军在“警校联动护学岗”安抚照料被漏接的孩子,并协助其联系家长。
脱下军装当辅警
“卢队长做事,总是要做到最好。”“他身上总有一股善打硬仗的劲……”同事们谈起卢维军,无不竖起大拇指。
清晨6时,长洲分局综合警务大队训练场上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卢维军正带领辅警队员开展擒拿格斗训练。他矫健的身姿,恍惚又见当年在武警某部特战中队挥洒汗水的迷彩身影。“收腹、转体、发力要稳!”他一边示范动作,一边纠正队员动作。这样的晨训,已成为这支辅警队伍雷打不动的传统。
“用心可以把事做对,用脑可以把事做好。”从警9年,卢维军将在军旅生涯中锻造的纪律意识融入公安工作,将在特战训练中积累的实战经验转化为警务技能。他创新的“三人战术小组”“突发警情快速处置七步法”等战法,全面提升了警情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让“警情处置快一步、群众获得感多一分”,推动群众求助、突发事件、街面违法犯罪等处警效率大幅提升。
2016年退役后,来自广东省的卢维军,毅然选择加入梧州公安辅警队伍。有人不解:“凭你的军事素质,转业安置待遇更好,何必当辅警?”他却说:“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换上警服守护平安,都是为人民服务。”
“卢维军一直是事事走在前的大队标兵。作为一支应急力量,我们经常要值守备勤,而他基本上都以单位为家。”综合警务大队大队长陈选平评价道。
卢维军奔忙的身影,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位群众。2024年夏季,卢维军带领队员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抵御台风。在街面掉落的树枝即将砸向群众时,他抢先一步拉开群众并接住树枝。他与队友奋力救援17名因台风受困的群众,当最后一位老人被安全转移时,他的警裤已湿了大半……
“三听三讲”化纷争
“小卢队长比导航还灵!”这是辖区群众对卢维军的评价。他与队友日常穿梭在大街小巷,强化对重点路段、治安盲点的巡逻防控,连哪家商铺常深夜营业、哪条巷子路灯需要维修都了然于胸。对辖区基本情况,卢维军做到“提到、说到、指到”,成为名副其实的“导航仪”。正是这份细致,让他带领的辅警中队创下连续三年辖区重大事故“零发生”的纪录。
2024年“百日行动”期间,卢维军推出“警民连心卡”。这张巴掌大的卡片不仅印有报警电话,还附有防诈口诀。他带着队员走遍辖区200余家商户、15个小区,累计发放卡片5000余张。正是这种“把防范做在发案前”的理念,使长洲区整体发案率下降。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卢维军总结出“三听三讲”工作法:听诉求、听难处、听建议,讲法律、讲政策、讲情理。大塘街道的刘阿姨与邻居因空调外机排水问题积怨三年,去年,正是卢维军让双方冰释前嫌。
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黄昏黎明,卢维军和同事奔忙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百姓中间,用青春和热血为公安事业无悔奋斗。
助力“新兵”变“精兵”
作为全区优秀辅警中的一员,卢维军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建立“周训练”制度,将军事化管理与警务实践相结合。针对辅警职业发展瓶颈,他推动实施“警师制”,邀请资深民警开展法律知识、群众工作等专项培训,目前已培养出5名业务骨干。
“卢队长是严师,更是兄长。”队员小陈忘不了那个暴雨夜。在配合追捕盗窃嫌疑人时,他因经验不足被划伤手臂。卢维军不但连夜送他就医,还利用休息时间陪他复盘处置过程。如今,这位曾经的“小白”已成为反扒能手。
在卢维军带动下,这支34人的辅警队伍,其中10人被评为梧州市优秀辅警。他们创新的“警校联动护学岗”模式,使校园周边警情数下降73%;打造的“无人机+步巡”立体巡防体系,让重点区域见警率提升至95%。
“这份荣誉属于全体战友。”在“最美·广西公安榜样”发布仪式上,卢维军的获奖感言朴实无华。鲜为人知的是,领奖当天,他刚结束通宵执勤,警服口袋里还装着未拆封的胃药——长期饮食不规律让他落下胃病,但他在执勤表上的年休假记录始终是零。
在长洲分局荣誉室里,卢维军的“最美”奖章与群众送来的28面锦旗相映生辉。这些锦旗镌刻着他帮孩童寻亲、在暴雨中疏通管道、火场内逆行救人的为民足迹,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警民鱼水情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