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夕阳下,中蒙边境线上高低起伏的山丘勾勒着一丝金线,绵延远方。一支队伍正擎旗列队沿着边境线走来。
这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每月开展的“党政军警民”联合巡边踏查活动。联合巡逻队由苏木(镇)党委政府、边防部队、边境派出所民警和民兵、护边员组成。
“每次联合巡边我都会参加,这是我们的家园,守护边境线是我们的责任。”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护边员贺西格吉日嘎拉说。
近年来,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将辖区划分为8个大网格、16个单元网格和29个小网格,落实民警辅警与护边员、专职网格员“警群结对”机制,全面推行边境社会面“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实现边境辖区巡防力量全覆盖。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创建“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和护边员“路长制”,探索完善边境地区联防体系。
“空地协同”筑牢平安防线
“外婆,您这一晚上去哪了?我们特别担心您。”满都拉镇牧民孟根图雅抱着外婆流泪不止。近日,孟根图雅年过九旬的外婆于凌晨走出家门后再未归家。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接警后,联合无人机警航队迅速开展搜寻,在一次次扩大搜索范围、一帧帧翻看监控画面后,终于在当天下午找到老人,并将老人送回家中。
“以前寻找走失的牧民和羊群要靠脚力,所有人一起开展地毯式搜索。现在,我们有无人机在空中巡查,查找效率大大提高。”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无人机警航队队长巴雅力格说。
目前,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无人机警航队已配备固定翼、六旋翼等无人机4类11架,建设地面站、图传系统,有持证“飞手”9名,可执行追踪移动目标、喊话警示驱离、空中投物灭火等任务。
近年来,包头边境管理支队辖区3520户牧民安装了“智慧广电”宽带。依托辖区11座通讯基站和两座5G基站,支队先后为护边员和牧民群众配发应用卫星电话、一键报警终端等。
提供便民利企暖心服务
“新能源并网规模达551.1万千瓦,在建、拟建规模1115.561万千瓦……”今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然成型,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背后,有公安民警的保驾护航。
“一键扫码备案,当天就能开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某公司负责人对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推出的“一单位一赋码”企业管理新模式赞不绝口。
曾经,外来务工人员报备需要民警下乡走访办理,或者企业负责人与务工人员前往派出所现场登记录入。如今,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便可实现在线填报。
为了更好了解企业需求,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建立“润心护航”红色蒙古包,每周开展一次警企恳谈会,收集企业和员工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通报企业治安管理情况。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和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培训,做好治安维护、巡逻防控、法律咨询等工作,切实为企业纾困解忧。
此外,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各边境派出所联合地方政府、法院成立“绿色调解室”,让矛盾纠纷调解从“马拉松”变成“接力赛”,纠纷解决、责任划分、赔偿认定实现一站式解决。2024年,包头边境管理支队获评包头市“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