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是“国际湿地城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平安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盐城公安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凭借主动警务、智慧警务、定制警务“平安三宝”,将警务服务深度融入景区治理,绘就“平安与美景共生”的和谐画卷。
4月2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民警在荷兰花海景区向游客宣传反诈知识。夏禹摄
主动警务 增强游客体验感
在被誉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的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郁金香竞相绽放,藏蓝身影点缀其中。4月4日,大丰区公安局新丰派出所荷兰花海警务站民警巡逻时,发现一名和家人走失的小男孩,在联系上小男孩的父亲后,对方连连致谢:“还没报警,民警就联系上了。”
时下正值“花开盐城”文化旅游季,荷兰花海、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中华海棠园等以花为媒广邀宾客,客流量再创新高,随着大洋湾警务室、东晋水城警务室相继建成使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马拉松作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盐城市马拉松赛事前,盐城公安制定周密安保方案,分警种、板块、层级组织民警与保安员、社区干部群众开展全员安保演练,为赛事保驾护航。3月30日,盐城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一群众向中华海棠园路段保安员求助称,其孩子突发疾病。保安员按照警方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联系民警,孩子被迅速送医得到及时救治。
“如今治安问题明显比以前少了。上次有位醉汉和别的客人争吵,保安员处置很及时、专业。”东台市西溪古镇某商家表示。盐城公安组织各景区安保团队,常态化开展全流程模拟演练,有效增强景区安保队伍实战应急能力,为各类大型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智慧警务 提升旅游安全效能
4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民警在大纵湖东晋水城水域开展水上巡逻。夏禹摄
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警用无人机在低空提示人员远离水边;在滨海月亮湾,景区人流“热力图”实时呈现在指挥中心大屏;在穆沟古村,“智能巡逻机器人”在悠扬淮剧曲调声中巡逻……
“科技手段的应用,提升了景区安全预警的准确性和快速响应速度,提升了景区勤务管理的精细度和执行效率,提升了旅游警务的整体效能。”盐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表示,科技赋能在盐城主要景区实现全覆盖,物联网等智能设备与警用无人机相互配合,实时掌握景区动态信息。
还没有进入景区,游客就感受到了智慧警务的魅力,每年都要前来盐城观星、拍摄飞鸟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对此感受颇深。“前方1公里停车场余位充足……”4月13日,当刘先生的车辆接近黄海野鹿荡景区时,导航软件的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引导车流有序分流,这一切得益于盐城公安“智慧交管大脑”综合应用平台的强力支撑。
盐城公安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景区周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指挥调度附近的巡逻警车和铁骑队伍,迅速疏导交通拥堵、清理乱停车辆、高效处理交通事故。“依托数据共享、勤务协同、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警务力量如同神经末梢般精准地融入景区周边的交通治理中,确保每个细微单元都能得到有效管理,确保旅游线路畅通无阻。”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定制警务 让流量变“留”量
良好的生态是盐城旅游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为护航盐城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流量变“留”量,盐城公安通过“一景一策”,将生态保护纳入旅游经济保障体系,打造“定制警务”模式——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大纵湖派出所联合渔政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勤小分队,开展救助野生动物、打击非法捕捞、治理生态环境等工作;
东台市公安局设立条子泥湿地警务室,通过无人机巡航,高效清理滩涂上的旧渔网等隐患,显著缩短接处警时间,同时组织志愿者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引导曾经的“捕鸟人”转变为“护鸟人”;
大丰区公安局草庙派出所联合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护鹿联盟”,组织民警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共同巡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第一时间发现救助被困麋鹿;
4月15日,滨海县公安局滨海港经济区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捡到受伤白鹤。民警将受伤白鹤带至所内,后交至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救治……
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救助湿地保护动物的队伍,这和盐城公安结合湿地特色开展的沉浸式普法宣传密不可分:他们通过AR技术模拟候鸟迁徙困境,让游客直观感受生态破坏后果;他们携手丹顶鹤保护志愿者共同举办“人鹤共舞”宣传活动,用真实救助案例讲解保护法规;他们深入黄沙港镇等沿海村镇,对非法捕捞案例进行淮剧新编……
通过“一景一策”定制化宣传,盐城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