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杰是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法制支队民警,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金山分局法制支队派驻至枫泾派出所的派驻法制员。2024年以来,金山分局以推进落实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为抓手,创新法制员派驻工作模式,从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率、提供执法服务三方面发力,推动基层执法办案质效实现新突破。
全流程“零距离”监督
“这起警情归类错误,应归入治安纠纷调解类”“这起案件传唤嫌疑人过程不规范,未告知其传唤的违法事由”……3月20日上午,在枫泾派出所,费杰正依托案综系统对派出所前一日的执法活动展开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费杰当即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办案民警及时整改,这是他每日的常规工作。
2024年7月,金山分局通过法制支队内部选聘与各执法办案单位遴选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出10名具备3年以上办案经验且工作责任心强的民警担任派出所派驻法制员。各派驻法制员充分发挥“质检员”作用,围绕“人、案、物、卷、警情、场所”等执法六要素,在派出所法制员实现100%监督覆盖的基础上,每日进行叠加监督。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采取网上、网下双通报的形式,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确保执法问题“日清、日结”,切实将执法“第一粒扣子”扣紧扣实。
“派驻法制员作为法制支队外派力量,既能凭借驻所在场优势,更高效地履行分局日常监督职责,又能依据受派驻单位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阶段性的专项检查。”金山分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卫建成说。2024年以来,金山分局执法监督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执法事故实现“零发生”。
全方位“贴近式”指导
3月8日晚,金山分局山阳派出所对一起非法捕捞鳗鱼苗案件开展收网行动。行动前,分局法制支队派驻该所法制员宋建中,向负责抓捕的民警详细讲解相关司法解释与现场取证要点。收网后,宋建中还全程指导人员审讯工作,整起案件不到2小时便完成审核。最终,1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以往的“坐堂问诊”到如今的“派驻上门”,这种时空转变带来的案件审核效率提升有目共睹,这也是派驻工作深受基层民警欢迎的关键所在。据了解,金山分局充分发挥派驻法制员驻所在场优势,加强随警作战,对重大、疑难、敏感案件实行同步上案、跟踪指导,将执法指导支撑前移,帮助办案单位明确侦查方向、完善证据链条,确保案件办理既符合实体要求,又保证程序规范。目前,案均办理时限缩短近50%,案均审核时限缩短至1小时以内。
“以前办理复杂案件时,常因审讯经验不足遗漏关键信息,导致走了不少弯路。”金山分局蒙山路派出所青年民警褚嘉斐表示,如今在派驻法制员的指导下,即便刚入职的新警也能精准开展审讯和取证工作,案件办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全要素“点对点”服务
“查处涉引流小卡片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据案件具体情形和证据收集情况,不能简单一刀切地泛化适用行政处罚。”4月3日,金山分局法制支队驻朱泾派出所法制员张小风结合近期分局开展的集中宣防专项行动,以及排查发现的现场执法不规范等执法问题,对该所民警进行集中培训。
按需施教、精准滴灌……聚焦基层执法办案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短板弱项,金山分局充分发挥法制员派驻优势,在针对性制发执法提示的基础上,开展“场景式”“小切口”执法培训和案例点评,有效纠正执法不规范行为,提升民警执法能力。
不仅如此,金山分局聚焦风险源头治理,不断延伸派驻法制员的服务触角,着重强化矛盾纠纷情理法分析和案事件处置全程指导。对于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派驻法制员主动靠前介入,进行实地个案督导,从源头上防止出现问题,避免后续处理陷入被动。2024年以来,已累计协同化解疑难矛盾纠纷60余起,为“派出所主防”工作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