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霞浦县公安局探索交巡警巡防勤务改革,组建“霞浦铁骑”巡防队,通过打破警种壁垒、重构勤务流程,有效提升了警务效能。
从“分段响应”到“一警快处”
3月28日,霞浦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辖区太康路发生一起电动车撞倒行人的交通事故。接警后,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根据当天的巡防布控图,立即指令正在附近巡逻的铁骑巡防队员赶往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同步开展侦查、引导车辆分流、协助将伤者送医治疗……在铁骑队员的妥当处置下,仅15分钟,事故路段就恢复了双向通行能力。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响应能力?今年1月以来,霞浦县公安局立足辖区道路交通和治安管理实际需要,探索交巡警巡防勤务改革,在突出警种主责主业的基础上,遵循“交通共管、堵点共排、乱点共治、治安共防、警情共处、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将交警骑行中队勤务与巡特警巡逻防控勤务进行人员整合、业务聚合、勤务融合。
“铁骑巡防队通过统一指挥调度和警力复合职能,实现了警务工作从‘分段响应’到‘一警快处’的转变。”霞浦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教导员陈文介绍,具备双重职能的巡防队员可在巡逻中发现交通事故或治安警情时,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形成了动静结合、点线相连的城区“治安巡逻+交通管理”防控体系,推动实现“1+1>2”的警务效能。
从“单线作战”到“网格覆盖”
“铁骑巡防队伍成立后,我们以街面警务站、交警岗亭作为‘快警驿站’,将城区划分为三个巡防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两名人员,配置‘交警+巡警’最小作战单元,让警力资源运用更加合理、高效。”霞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兼骑警中队中队长吴文燕表示,这种动态防控网络,将交警骑警中队高频次流动巡控与巡特警重点区域驻守相结合,利用交警对路况的敏锐感知与巡警对治安热点的精准把控,实现了“交通违法抓现行”与“街面犯罪早发现”的双重效果。
从“单线作战”到“网格覆盖”,铁骑巡防队不仅打破了传统职能壁垒,更通过网格化布警将防控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
平日里,铁骑巡防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和治安管理实际,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巡逻模式,围绕广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一体化巡逻防控、精准查缉、综合治理。通过把警力摆上街面,落实“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充分释放警力资源,提升警务质效,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从“多头对接”到“一站服务”
“警察同志,我看到路边有个小孩哭着找妈妈,像是走丢了。我先带他到我店铺了,你们快来看看。”3月4日20时许,霞浦县公安局铁骑巡防队接到群众报警,称有小孩疑似走失,需要帮助。接警后,在网格内开展巡逻的铁骑队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一名约5岁的男童在水果店里不停抽泣。见状,队员们迅速分头处置,一组警力安抚男童并走访周边群众,另一组则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查询相关信息,并将情况汇报指挥中心。几分钟后,系统传回男童相关信息,队员们很快便将男童平安送到其家人身边。
过去,接到类似的求助需要分别联系治安警处理走失、指挥中心调取监控、派出所核实信息。在联合巡防机制下,铁骑巡防队能同步完成现场处置、信息联动等全流程服务。联合巡防机制依托一警多能优势,使街面警力成为“移动服务终端”,使群众在街头巷尾即可获得高效、精准、多元的警务服务。
在实施联合勤务机制过程中,铁骑巡防队还创新融合安全宣教与社会治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开展多维宣传。通过强化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全民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促进交通安全与社会治安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