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腾雾绕漫山崖,枝鲜茗翠含露花。经过柔密春雨的反复洗礼,江西庐山山间云雾茶悄然探出嫩芽。晨雾未散时,茶农们已肩挎竹编茶篮,沿着青石板路走进茶园,身着制服的民警迈着整齐的步伐巡逻于茶田,在茶园田垄间织就流动的藏蓝警戒线。
今年以来,庐山公安局紧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目标,推出护茶警务新模式,以立体化防控、联动式调处、精细化服务为抓手,将警务重心前移,全力保障茶叶生产销售全链条安全,为茶农和茶企撑起“平安伞”。
立体化防控 筑牢“藏蓝色”防线
“蔡大姐,最近茶采得怎么样?茶园有没有陌生人出入啊?”“陈阿姨,您这片茶园挨着林边,晚上收工记得锁好工具棚,有任何异常随时打联系卡上的电话……”4月27日清晨,庐山公安局景区派出所民警带着“护茶志愿队”深入五老峰茶园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茶叶采摘季,外聘茶农数量多且流动频繁,为保障采茶安全,庐山公安局加强与茶企、茶农的联系,建立详细记录外来茶农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聘用时间、健康状况等信息的“动态人员档案”。同时,他们依托本地茶农、网格员、茶企职工等人员,组建“护茶志愿队”,由民警带队,重点巡查茶园出入口、偏远茶垄及临时居住点,广泛排查可疑人员,及时发现隐患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巡防面,庐山公安局积极运用无人机开展智慧巡防,运用空中视野,快速掌握茶园内人员动态信息,指导地面警力精准巡防,实现“空中+地面”立体防控。今年以来,庐山公安局共登记外来茶农信息122条,组织“护茶志愿队”开展巡防21次,启动无人机巡航13次。
联动式调处 让“茶事”更和谐
“采茶赚钱不容易,卖茶也有运营成本,大家的目标都是把今年茶叶采好、卖好,不能因这点事伤了和气。”4月15日清晨,庐山市通远社区一茶厂内传来一阵恳切的劝说声。庐山公安局山南派出所民警站在茶农与茶厂负责人中间,一边递上热茶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法律、情理、行业惯例三个维度分析问题,最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为保障采茶、制茶、售茶环节平安顺畅,庐山公安局推出“护茶联动调处”机制,主动联合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茶叶交易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开展专业化调处,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指导、法律知识培训等服务。同时,建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机制,对已调解的茶叶交易纠纷、薪酬矛盾等案件实行“一案一访”,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跟进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满意度及后续生产经营需求。针对回访中发现的新隐患,及时联合相关部门介入处置,防止矛盾反弹升级。今年以来,庐山公安局共调处涉茶纠纷4起,回访满意率达100%。
精细化服务 安全服务送上门
“网络上高额回报的理财,很可能是陷阱,辛苦采茶赚来的钱,可要注意保管好!”4月23日,庐山公安局景区派出所民警穿梭于翠绿茶垄间,向正在采茶的李大爷等人暖心提醒道。
庐山公安局以“精细化服务”为导向,广泛开展“进茶园、进茶企、进茶户”的“三进”活动,民警将反诈课堂搬到茶园,结合茶农可能遭遇的“冒充收购商诈骗”“物流代收货款骗局”等案例,开展沉浸式反诈宣讲。同时,他们深入茶企、茶户开展“问需式”走访,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形式,精准掌握茶企、茶农在茶叶采摘、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难点堵点,并收集优化治安环境、强化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此外,针对茶厂生产特点,民警对厂区安全制度落实、消防设施配备、电气线路安全等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建立风险隐患“发现—整改—复查”闭环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庐山公安局已累计开展反诈宣讲活动9次,走访茶厂和茶户46家,发现并整改隐患8处,为茶叶生产经营编织起了一张细密坚实的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