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波万顷银鳞闪,几抹轻蓝天际岸。6月的呼伦湖畔,风景正好。
6月9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乌都鲁治安派出所教导员韩跃和同事乘上汽艇驶向保护区核心大沙尖子巡查候鸟迁徙通道、觅食、繁殖区域。
6月10日,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民警开展水上巡逻演练。石英 摄
在大沙尖子芦苇丛中,韩跃和同事穿上水衩子(渔民下水作业时穿的连体胶皮裤)在湖里清理巡逻中发现的挂网。不远处数只天鹅和鸿雁凌空盘旋,时而浮于水上……韩跃忍不住用手机记录下这样的美景。
“呼伦湖面积逐渐扩大,景色也越发迷人,飞回来的鸟儿越来越多。”韩跃高兴地说。据了解,与2022年同期调查数据对比,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数量增加了9500余只。
“春封、安夏、净岸、守冰等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筑牢生态环境防火墙。”呼伦湖分局局长石宏杉介绍。3年来,呼伦湖分局侦破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名,救助野生动物22只。
除了候鸟,呼伦湖也成为各地游客来呼伦贝尔的“网红打卡地”。呼伦湖每年的旅游高峰期在6月下旬到9月。
“请不要在湖内游泳,立即上岸!”民警驾驶巡逻艇通过喇叭向野泳者喊话提醒。
“湖水看似安全,但其实和海水一样有吸力。”呼伦湖分局小河口派出所辅警张善鹏说,“夏天高温,一些人不穿救生设备直接下水野泳,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一湖清水”照映出“一湖平安”。呼伦湖分局与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执法局、贝尔湖管控站成立临时党支部和联合执勤执法小分队,全力守护呼伦湖生态安全。
除了执法小分队,渔业公司员工也加入到呼伦湖分局义警队伍,水警和志愿者深入周边牧户,把党的富民政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等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