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连绵的群山横卧在天际;近处,草木掩映、绿意盎然。
6月14日,记者来到“极边第一城”云南腾冲,采访腾冲海关缉私分局民警打击走私犯罪、守护国门安全的辛勤付出和点滴故事。
在云南省腾冲市猴桥镇滕密公路某路段,记者看到,17头牛静静地站在山下的公路旁,腾冲海关缉私分局缉私科副科长戴如龙正在牛身上“写字”:“关1”“关2”“关3”……
“这是昨晚查获的走私活体牛,我们要在现场对它们进行编号、称量、清点、估价,完成证据固定工作。”戴如龙说。
2017年,腾冲开始出现规模性的活体牛走私犯罪。腾冲海关缉私分局及时关注新情况、新变化,将打击活体牛走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6月6日,腾冲海关缉私分局民警在腾冲市猴桥镇滕密公路蔡家寨路段开展夜查。李杰 摄
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腾冲海关缉私分局接到有人走私活体牛的线索,戴如龙带领几名民警辅警一直从天黑忙到天亮,查获了8辆面包车、17头走私牛。“我们见到这些牛时,它们的腿都在打颤。”戴如龙介绍,活体牛走私不但会给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带来风险,而且屠宰售卖也会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今年以来,腾冲海关缉私分局联合地方公安部门查获走私入境活体牛数量已超过150头,以重拳出击的方式及时遏制住了活体牛走私势头。
在对重点走私活动开展打击的同时,腾冲海关缉私分局还注重加大机动巡查力度,及时掌握各边境口岸、通道进出口情况和边境动态。
2020年3月,腾冲海关缉私分局缉私科科长周应湖带领民警在对中缅边境乡镇开展走访时,在一家快递物流点偶然瞥见一张散落的物流面单,上面写着:乱发,480千克,目的地河南许昌。
河南许昌是我国的“假发之都”,用发需求量大。但腾冲的边境乡镇不产人发,怎么会有人发寄出?周应湖敏锐地意识到:有问题,是不是有人走私?
周应湖将线索带回后,大家立即开始了线索核查工作。经过一层层抽丝剥茧,一个明显具有行业走私特征,集境外收购、瑞丽走私、腾冲集散、鲁豫加工的走私链条呈现在大家眼前。
以点成线、以线到面、以面织网。2021年1月,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的统一指挥下,昆明、青岛、郑州三局在全国开展了打击人发走私专项整治行动,共刑事立案31起,案值超16亿元,涉税3亿元,实现了全国人发进口行业的专项整治。
沿着滕密公路继续向西北前行,在一个村子村口,两根橙色与黑色交织的柱子映入眼帘。
“这是刀杆图案,刀杆是傈僳族的特色。”戴如龙介绍,村子名为蔡家寨,是一座靠近缅甸的傈僳族抵边村寨。
“你吃了吗?”“最近咋样嘛?”往村里走,戴如龙熟练地和村民们打着招呼。
靠山吃山、靠边吃边。过去,因为毗邻边境又发展落后,蔡家寨村民参与走私,通过走私获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腾冲海关缉私分局在开展打击治理的同时,带头在猴桥村开展串、访、帮、扶工作,向村民宣讲相关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以打促保、以打促稳,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打击、规范、引导并重,深入开展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腾冲海关缉私分局综合科科长段兆刚说。
如今,蔡家寨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很少有人再从事走私活动。
但腾冲海关缉私分局民警还是常来村里看看。戴如龙说,“我们常去做法治知识普及,能有效引导村民向好、向善。”
离开村寨已是傍晚。回头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民富边稳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