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要塞,这一长江之畔的平安明珠,自古以“锁航要塞”而闻名,如今正成为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窗口。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公安局要塞派出所在辖区织就一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网络。该所以党建红引领警务蓝,以智慧脑赋能治理网,在传承与创新中打造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塞样板”。
党建引领筑堡垒
在这片热土上,要塞派出所用40余年的忠诚守护,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作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要塞派出所将“守忠诚、勇进取、聚民心、争一流”的警队精神融入血脉,构建起坚实的红色堡垒。
要塞派出所所长赵建东带领团队创新打造“平安党建联盟”,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要塞派出所与辖区内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紧密协作,形成“街道党工委—派出所党支部—社区党小组”三级联动体系。去年以来,在“心愿墙”与“积分榜”的创新机制推动下,要塞派出所辖区党员通过亮身份、办实事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
要塞派出所辖区有13.4万人、3000余家企业,治安环境相对复杂。该所将党支部建在警务室里,把党小组设在网格上。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推动“党务+警务+社务”深度融合,通过“红色议事厅”解决小区停车难、企业劳资纠纷等各类民生问题。在“忠诚的力量”党建品牌引领下,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队伍用脚步丈量平安,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2.2万户,收集社情民意80余条,让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最前沿。
智治融合创平安
在要塞派出所综合指挥大厅,电子大屏上跳动的数据勾勒出智慧警务的清晰脉络。“两队一室”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勤务模式的变革,更是治理效能的提升。社区警务队联动322名微网格员、1425名热心群众,构建起“平安响应圈”;案件办理队依托“智慧矩阵”模式,将民生小案破案率提升至95.3%;综合指挥室通过系统平台,对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分析。依托这种现代警务体系,要塞派出所辖区连续多年保持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的成绩。
警网融合的创新实践结出硕果。要塞派出所整合1500余名义警打造“要塞卫士”队伍,形成覆盖全域的平安网络。瞭望义警在450个重点区域开展“打卡式”巡逻,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关爱义警通过“关工站”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50人次,帮扶困难儿童16名;纾困义警推出“姚律师服务站”“法律夜门诊”等品牌,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法律咨询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今年2月,辖区某超市店员发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要塞派出所通过“两队一室”快速联动,社区民警开展精准劝阻,办案民警详细剖析案例,形成“防宣组合拳”,让群众成功避免了21万元损失。
智慧警务的深度应用让传统防控实现质的飞跃。22个智慧校园精准守护师生安全,75个智慧安防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数同比下降11.2%……在“物联网+群防群治”模式下,今年截至目前,要塞派出所民生案件破案率达81.7%,追赃挽损超百万元。
服务矩阵暖民心
走进要塞派出所“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人性化设计令人眼前一亮。这座全省首批五星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264项政务服务的“一窗通办”,累计办理业务25万笔。“智慧档案”系统的创新研发,让多项业务办理实现数据跑腿。
针对辖区多元化需求,要塞派出所将服务阵地前移至社区。新华警务室设立了无锡首家移民事务服务站,为外籍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民警全天候下沉网格,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及时为群众纾困解难。这些带着温度的创新举措,正是民生警务的最佳注脚。在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服务升级中,要塞派出所始终保持初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塞派出所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在长江之畔续写着新时代的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