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缪春云、赵佳玲、通讯员张琪薰报道:今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机关聚焦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领域风险隐患管控,打造制度全落实、信息全录入、安防全覆盖治理模式,定期采用巡检、突击抽查、多部门联合等形式,对危化品运输、存储、流向等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检查。截至目前,黔西南公安共检查危险化学品单位470余家次,现场整改隐患8处。
“请提供危化品备案手续,还有台账记录。”日前,黔西南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在兴义市某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检查时,发现该公司购买危化品后,未向属地公安机关备案。民警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全州共有危险化学品单位300余家,为从源头上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我们全面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黔西南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介绍,通过定期督促辖区从业单位落实流向登记、凭证购买、丢失被盗报告、转让报告等管理制度,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流向可控。
近日,兴义市公安局向阳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对某单位进行危险化学品检查时,发现高锰酸钾管理台账存在异常。“签字领用就意味着进入流通环节,若因多拿导致管控物品外流,造成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民警指导下,该单位立即整改,次日便开启智能管理系统,要求医生领用药物时必须完成指纹、人脸识别双重验证。针对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用途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兴义公安以派出所为抓手,由社区民警定期对辖区化工、涉爆以及教学、医疗等单位开展摸排,并将情况录入管理系统,“一企一册”健全完善基础数据库。
贞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标准,要求在剧毒化学品储存仓库外围建设专用防护围墙,并配备电子围栏。全面落实双人双岗24小时值守,在重点部位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构建起物理阻隔严密、智能感知精准、应急响应迅速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全州公安机关还积极加强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各部门联合开展查处,对使用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