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航华派出所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执法办案“日评议”工作机制为着力点,从主体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三方面入手,谋实招、下实功、求实效,推动执法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4月10日,在航华派出所第一季度法制大比武活动中,参赛的4个警组20名民警辅警,进行案件评查、理论测试、知识竞赛等环节层层比拼,最终由副所长陈杰带领的警组取得胜利。
航华派出所坚持以执法主体建设为根本,注重理念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以案为鉴”等活动,开展执法为民专题讨论,进一步提升民警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水平。
针对辖区内复杂多样的警情,航华派出所以“法制夜校”为基础,重点培训办案程序、询问(讯问)要点、证据收集、法律文书规范制作等,提高民警执法实战水平。今年以来,航华派出所共开展法治培训8次,培训民警180余人次。同时,航华派出所积极邀请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法律专家到所授课,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加深民警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运用。
航华派出所狠抓执法源头治理,针对辖区面积大、警情多、任务重的特点,梳理出常见警情处置流程,绘制“执法办案源头管理思维导图”,以红色、黄色、绿色三色标注风险等级,将执法全流程拆解为“源头预警—过程规范—关键管控”三大模块,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监督、全流程管控、全要素留痕、全环节追溯、全智能预警的执法规范化管理闭环。
“每天一上班,我就带着所里的法制专员以及值班民警,对前一天的执法活动是否规范、重大矛盾是否化解、执法隐患是否消除进行研判会商,研讨整改措施。”分管法制的副所长张建华介绍,航华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执法办案“日评议”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评议警情8200余起,整改执法隐患218处,实现了执法问题发现在早、预警在先、解决在小。
为切实加强监管力度,压实主体责任,航华派出所强化外部监督,严格落实警情和未办结案件回访制度。紧盯群众投诉和不满意事项,该所由所领导及所内的法制专班带头回访走访,了解问题原因,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推动民警对标整改。
制度是执法规范化的基础和保障。航华派出所研究出台了执法责任同担机制以及“一案一指引”机制,从源头上确保执法各环节有章可循。航华派出所教导员赵同永介绍:“这些机制的引入,以法律法规为基准,涵盖了执法办案全流程的标准化规范,避免因制度滞后影响执法质效。”
今年以来,航华派出所实现了行政复议诉讼、检察监督、无罪判决、执法有责问责零发生,举报投诉数同比下降27.5%,信访数同比下降23.8%,无一民警因执法过错责任被追责,民警责任担当、规范执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在“一案一指引”机制的带动下,所里经验丰富的民警被赋予主办民警资格,担任案件侦办“主力军”。针对共性执法问题,航华派出所梳理出程序合规性、证据固定标准等工作指引,形成标准化指引模块,嵌入“一案一指引”机制基础框架,确保同类问题处理规范统一;针对个性执法问题,建立“个案研判—分类指引”工作流程;对新型案件、复杂纠纷等个性问题,邀请法制部门与业务骨干联合研判,形成“一案一策”专项指引,同步录入执法案例库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