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重浪,又到一年夏收时。湖北省襄阳市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襄阳公安坚持做实做细田间地头“微警务”,严打严防涉农违法犯罪,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落实各项护农惠农举措,全力护航夏收生产。
积微成著 强化责任担当
“自家100多亩水稻已经到了抢种的关键期,没想到农用车的电瓶被偷了。用不了农用车,会直接影响整个农事安排和收成。”6月10日4时许,谷城县公安局茨河派出所接到辖区下磨石村村民张某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进行调查,很快锁定了盗窃嫌疑人周某并于当天6时许将其抓获。
夏收生产以来,襄阳公安依托“市县所”三级体系架构和职责分工,建立完善案件实时会商、即接即研即打等机制,向盗窃农机家畜、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污染环境等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着力提升现场抓获率及破案率,并以破现案带破积案。他们还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20余次联合执法行动,加大线上线下销售农资产品的检查监管力度,提醒群众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襄阳各地公安机关坚持科学布警、显性用警,动态调整农村地区巡逻时间、路线,以“步巡+车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的形式,组织交警、特警、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加强对村居干道、田间地头、生产区域的巡逻,持续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严查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无牌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等交通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防微杜渐 清查苗头隐患
5月22日上午,老河口市公安局张集派出所民警陈鹏飞在巡逻时听到,张集镇任岗村某处农田传来争执声。
陈鹏飞立即前往了解,原来施工方在修建灌溉渠道时,挖掘机轧坏了部分村民的田地,而且挖出的土块影响了村民后续生产。
陈鹏飞顶着烈日,耐心安抚村民情绪,又叫来施工负责人和村干部,现场调度挖掘机、工程车辆处理好土块填埋问题。对损坏的田地和农作物,民警、施工方、村委会三方共同认定实际损失后,由施工方进行赔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三夏”生产期间,襄阳公安充分发挥“一村一辅”全覆盖优势,组织农村地区3400余名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同时联合网格员、义巡队、志愿者等力量,深入排查化解各类常见矛盾纠纷,并持续开展打假、反诈、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宣传。
南漳县公安局加强与综治中心、司法所、村(社区)“两委”联动,做实做细矛盾纠纷分类调处、事后回访等工作;谷城县公安局组建9支农村道路安全宣防小队,开展道路巡查和交通安全宣传;宜城市公安局围绕当地“采摘经济”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开展“走访问需、联动服务”活动,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无微不至 做优细节服务
“暴雨要来了,小麦还没收完,可家里劳动力还没回来。”5月21日,襄阳市襄城区76岁老人王永相给襄城分局卧龙派出所社区民警姜道洲打电话求助。
很快,卧龙派出所民警辅警赶到老人的地里,开展收割、扎捆、挑担、装车……看着仓库里堆好的麦子,王永相对民警连声道谢。
“运秧车辆优先通行,大家注意安全!”6月12日上午,在襄阳市襄州区建设路与襄洪路交叉口,襄州区公安局黄龙派出所民警杨浩鹏的警服在烈日下早已湿透,却仍然指挥来往的农用车和插秧机有序通行。
正值水稻插秧关键期,襄州公安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组织交警大队等警种警力在重点区域及路段严密巡查、疏导交通,对运输秧苗、农资的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以农村派出所、警务室为阵地,详细了解群众生产进度,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襄州公安还积极配合当地持续深化“全域服务”模式,为各地生产作业人员全面开放相关派出所停车场、洗手间等服务区域;联动加油站组织“送油下乡”,确保农机设备用油不断档;协调修理厂、服务队通过“定点值守+网格流动”形式提供及时、高效的农机维修服务。
“白天插秧忙,民警帮我们安顿好农机、保障好用油,晚上还能开着农机到派出所休息,省心又暖心!”外地农机手张长根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