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种关键期,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峨山派出所将警务站搬到田间地头,于近日成功化解一起原承包户与新承包户之间的土地纠纷,确保150亩农田不误农时。
今年5月底,峨山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城东村排形组农田发生激烈争执。民警调查发现纠纷源于土地承包价变动。原承包户高某去年以270元/亩承包150余亩农田,并自费2万元修建灌溉设施。今年合同到期后,因村委会将承包价上调至400元/亩,高某选择退出。
由于新价格无人接手,村委会经民主程序后以330元/亩发包给新承包户靳某。靳某不仅交纳了5.3万元押金,还与粮食企业签订了供应合同。得知发包价低于预期,高某反悔要求继续承包,双方因前期投入和订单损失争执不下。
“水渠钱谁出?”“我的订单违约损失怎么办?”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峨山派出所联合村委会成立调解组,直接把警务站设在争议田头。民警白天丈量地块、核算成本,晚上分头做工作,既讲农村土地承包规定,又帮双方算经济账、人情账。
“农时耽误一天,损失就扩大一分。”调解民警指着已翻整的田垄说。调解组抓住关键矛盾,高某的设施投入需补偿,靳某的订单需履约。经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创新方案——靳某退出承包并拿回全额押金;高某以330元/亩重新承包,但需使用靳某备好的种子,并按原合同向企业供货。
6月3日,协议签署现场,两位承包大户在绿油油的田埂间握手言和。“民警把道理掰透了,现在既不浪费前期投入,也不误播种。”高某边说边检查灌溉设备。一旁的靳某补充:“我的订单保住了,秋收还能按协议分红。”
据峨山派出所所长黄汉青介绍,这是今年通过田间警务化解的第7起涉农纠纷。该模式通过移动警务站、驻村调解室等形式,已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眼下正值“三夏”农忙,派出所还组建了护农服务队,24小时响应农机转运、灌溉用电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