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聚焦群众生活场景,创新“沉浸式、互动式、渗透式”反诈宣传模式,精准滴灌,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全力打造反诈宣传新格局。
精准滴灌
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5月14日,市民吴女士在柳州市柳南区西环路一家快递驿站里取快递时,看到正在进行反诈宣传的河西派出所副所长周小勇,吴女士对周小勇连声道谢,并与周小勇一道将印有反诈宣传内容的贴纸粘贴在一个个包裹上。
几天前,吴女士在取快递时,发现收到的快递包裹里夹着一张宣传单,她刮开附着的刮奖卡,看到自己中了二等奖,可以领到价值399元的奖品。吴女士按照兑奖要求扫了宣传单上的二维码,被引到一个微信群中,对方要求她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正当吴女士准备按照对方要求操作时,巡逻至此的周小勇及时制止了她,指出这是典型的“快递中奖”诈骗。吴女士恍然大悟,避免了财产损失。
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柳南分局推出个性化精准宣防方案,通过一系列精准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针对辖区工矿企业多的情况,在企业员工上下班时段,民警登上企业的通勤车,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刷单返利、冒充老板等职场高发骗局;针对老年群体,民警联合社区开展“反诈茶话会”,手把手教老人识破“养老理财”陷阱;在辖区的快递驿站,民警在快递包裹上粘贴“反诈贴纸”;结合旅游旺季,民警深入旅游景点设立“反诈摊位”,开展互动答题,向游客发放定制的反诈文创小礼物;春节期间,民警现场书写“反诈春联”;在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期间,民警创作“反诈山歌”,到节日活动现场,与群众共同唱响反诈“平安曲”;在商业广场,民警定期开展“通关文牒反诈挑战赛”等活动,通过闯关、寻宝、答题、集章等“游戏化宣传”,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攥指成拳
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
5月1日,柳南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辖区一金店员工的电话,称有一位女士在该店购买大量黄金,却对购买的黄金饰品款式、价格等均不在意,疑似遭遇了“黄金骗局”。指挥中心民警指导金店销售人员播放此类骗局的警示视频提醒顾客,同时指令派出所民警赶往该金店,现场对该顾客进行劝阻。经了解,该顾客李女士在网上投资理财时,被引入一个“黄金投资群”,群里“投资专家”要求,只要购买一定数量的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便可获得丰厚的回报。民警查看了李女士手机里下载的涉诈App和“黄金投资”微信群等信息,确定她遭遇了“黄金骗局”,对她及时进行了劝阻。
“群众在哪里,反诈宣传就覆盖到哪里。”柳南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孔柳宁介绍,“为实现全民反诈的目标,我们积极统筹协调,加强与辖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全力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防线。”
柳南分局积极联系协调辖区银行、商业广场、企业等单位及有关政府部门,成立了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反诈联盟”。民警对联盟单位成员不定期进行培训并深入各单位进行宣传。通过持续深化合作,“反诈联盟”在联席会商、信息共享、宣传培训、预警防控上多点发力,取得了多方合力、精准施策的协同效能。同时,柳南分局组织开展了辖区“街道(乡镇)书记说反诈”“公安局长说反诈”“团委书记说反诈”“校长说反诈”等活动,书记、局长、校长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
打造反诈坚固防线
为提高反诈宣传效能,柳南分局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运用科技手段为反诈赋能。2024年8月,柳南分局依托某科技公司的技术力量,在金绿洲小区建立了全市首个“无诈小区”,在小区出入口、楼阁、主干道、垃圾分类点等人流密集场所,安装音响设备,针对性播放反诈措施和安全提示。“电子围栏+AI反诈宣传”“门禁+语音反诈提示”等智能化宣传手段,使反诈宣传覆盖了更多小区群众。目前,通过推广总结金绿洲“无诈小区”经验,柳南分局辖区内的多个居民小区实现了电诈案件数大幅下降的良好态势。
扎实的措施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24年,柳南分局辖区电诈案件同比下降57%,破案率同比上升61%;2025年第一季度,电诈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3.3%,案损同比下降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