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门铺展的法治答卷:10多项规范化文件、30余条执法指引,构筑起涵盖规范执法的“四梁八柱”;3名专职法制民警、8名公职律师组成边检依法行政智囊团,所办案件实现“零复议、零诉讼、零执法过错”目标;累计打掉犯罪团伙70多个、制假窝点10多个……
这是法治边检的生动注脚:2022年以来,连年获评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法质量考评“优秀”等次;2025年5月,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这份镌刻荣光的答卷,是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以法治之“盾”筑牢规范根基,以创新之“刃”提升执法效能,推动国门执法规范化建设从“精雕细琢的盆景”到“满园春色的风景”的战略跃迁。
制度完善 丈量法治边检精度
伴随移民管理服务效能持续跃升,社会对执法精度、规范性、公正性的期待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生命力,愈发需要科学制度与规范运行的良性互动。
如何破题?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坚持法治优先,用“执法经纬度”体系给出了示范答卷。
这套体系以该站为聚焦执法全流程标准化所制定的规范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审查、集体议案制度等10多项文件为经线,以细化的30条执法指引为纬线,将法律适用、集体议案、重大疑难案件审核等环节流程化、标准化。
“我们的执法体系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使日常执法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解决了执法过程中的一些瑕疵和问题。”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公室主任徐建春介绍。
数据赋能 拨开违法犯罪迷雾
自2019年以来,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依托智能系统精准查获多起违法案件,科技赋能下的国门防线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敏锐度。
在传统人海战术向智慧警务跃升的过程中,该站构建起“数据采集—智能建模—实时预警”的全息感知网络,形成“智能研判+机动处置”的一体作战体系,实现对违法行为的精准布控,又通过智能算法为码头企业匹配最优通关时段。
立足大数据赋能实战体系建设,该站打造“边检+”联合作战平台,突出支撑“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全面发挥“边检+”联合执法办案机制效能。
“如今,跨境犯罪日趋电子化、智能化,我们的科技利剑就要锻造得更智能、更锋利。”执法办案队队长陈尔尤说。
因执法办案成效显著,该站2个集体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4名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
人才锻造 淬炼执法为民匠心
执法规范化建设,人才是基础,更是关键。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法治铁军。”徐建春直言。
今年3月,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法制民警陈帅在对一起跨境电诈案件审核时发现,涉案人员移交程序中的法律适用偏差。他当即启动前哨“法制员”机制,牵头重构证据链条。最终,该案被打磨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福建边检机关精品案例。
打造“全省边检机关精品案例”绝非偶然。该站压实法律监督和法律指导责任,建立实时考评、个案考评、专项考评“三位一体”和法制员、法制民警“两级联动”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累计开展执法专项现场督查20多次,出台执法办案提示6期。
该站推行“特种兵式”能力锻造工程。通过“训—战—研”闭环机制,年均组织50多期“执法微课堂”、10多次庭审旁听等活动;先后选送8批次32名执法办案民警进驻公安机关行动专班,全流程参与侦办大案要案;创新“季度案例攻擂”激励机制,提升刑事案件办理、审核能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
“新时代的执法工作,既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又离不开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只有两者兼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执法工作新要求。”通过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刘伟巍分享道。
硬核训练锻造专业铁军。如今,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100%通过公安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3名专职法制民警、8名公职律师组成边检依法行政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