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身着防蚊服执勤。贾永兵 摄
“三个蚊子一盘菜、十个蚊子咬死牛”“身在蚊虫密集区,叮咬只当种痘痘”“这里的空气真好,这里的景色真美,这里的蚊子真多”,这是老一辈戍边人对当地蚊虫的描述。日前,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了解驻守在这里的公安民警的感人故事。
每年六月至七月,一种俗称“小咬”的蚊虫成群结队“占领”田间、道路和居民区,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的哈巴河县北湾成为名副其实的“蚊虫王国”。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就位于“蚊虫王国”之中。面对恶劣的环境,民警依旧坚守岗位,在边境线上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守护辖区群众安全。
为确保边境绝对安全,驻守在执勤点的民警无论寒冬酷暑都要开展巡逻踏查工作。每到夏季巡边前,民警们都需要穿戴一些“特殊”的装备——防蚊头套、橡胶手套,还需将袖口、裤脚束紧,防止蚊虫钻入。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还没出发大家便已汗流浃背。巡逻路上地形复杂、危险重重,踏沙漠、翻沙山、过沼泽,民警的衣服、帽子上布满了“小咬”。
每走一段路,民警都要往身上喷一喷驱蚊药,药味会短暂地驱散蚊虫,但不一会儿,它们又会围拢过来。巡逻民警在铺天盖地的蚊虫袭扰中前行,每巡逻一次,往返至少需要5个小时,有时达七八个小时,这样的路,民警们重复走过了几百次。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爆出圈,白沙湖旅游景区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深耕“旅游+警务”模式,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为辖区游客撑起“平安伞”。
为了给游客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坚持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巡防模式,不间断开展治安防控、交通疏导和服务游客等工作。坚持小纠纷快处置,对涉旅纠纷快接快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游客开心游玩、安全回家。“这里虽然蚊虫多,但是看到民警们忍受蚊虫叮咬,坚守工作岗位,还为我们提供贴心服务,我认为这是一次感动之旅。”前来白沙湖景区游玩的游客说。
蚊虫不但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还对牛、羊、家禽造成了危害。每到夏季,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民警深入辖区职工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走访,积极讲解预防蚊虫叮咬的相关知识,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民警向职工宣传禁毒、反诈、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意识。
“虽然这里偏远、蚊虫多,但一年四季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我们兵团人守护的家园。”民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