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7月15日,寻亲活动现场。张贤摄
“我的宝宝……”随着一声声饱含思念的呼唤,隔着十多米,陆阿姨疾步飞奔向自己的大女儿,紧紧拥抱那一刻,泪水早已打湿了面颊。分别42年,她们终于等来了团圆。
7月15日,浙江嵊州,这样一幕重逢的场景令人感动。站在一旁的嵊州市公安局寻亲民警商朝阳也红了眼眶。
1982年6月,曹女士和听力有障碍的姐姐住在姥姥家。因为妈妈不在家,姐妹俩便打算出门寻找母亲。“我们走到路口,姐姐比划着告诉我家里有西瓜,让我回去吃,但我回家却没有找到西瓜。等我再去找姐姐时,她已经不见了。”曹女士回忆。孩子不见踪影,陆阿姨全家连忙出动寻找,但找遍附近村子,都没有看见孩子。
为了寻找女儿,之后的日子,陆阿姨和丈夫只要有空就会赶到周边城市寻找线索。他们上过广播、发过传单、贴过寻人启事,然而茫茫人海,想要找到一个孩子谈何容易。陆阿姨每每看到寻亲节目都忍不住落泪。曹家人只要听说哪里有聋哑女孩,就会赶去查看。
今年4月中旬,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民警商朝阳在某短视频平台收到了一条奇怪的信息“爸爸妈妈6岁”。沟通时,对方一直重复发送这几个字。直到商朝阳加上对方女儿的微信才知道,寻亲人马女士是来自河北保定的聋哑人,她想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妹妹。
据了解,马女士在六七岁时离开家找妈妈,上了一辆公交车后,一位大人和她说帮她找妈妈,谁知竟被带到了安徽临泉生活。如今,马女士和女儿在河北安了家,寻亲的念头也时常在脑海中闪过。马女士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商朝阳帮助许多人寻亲成功,于是向他发出了寻亲请求。
马女士不知道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家在哪里……虽然有用的信息很少,商朝阳还是积极与马女士沟通。幸运的是,经过生物信息比对,不到一个月时间,马女士成功比中了河南永城的曹姓家族。在河南警方和寻亲志愿者共同努力下,商朝阳确定马女士就是曹家走失的大女儿,便很快安排双方见面认亲。
7月15日,曹家人来到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陆阿姨激动地握住商朝阳的手说:“谢谢民警帮我们找到女儿!”
“妈妈……妈妈……”马女士虽然幼时丧失了部分听力,但“妈妈”这个音节从小一直扎根在她的脑海。她努力回应着母亲的呼唤,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没有离别的夏天。
(中国警察网嵊州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