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一条条源自群众日常出行的交通畅通建议,转化为优化交通秩序的“金点子”;一项项饱含群众智慧的建言,正成为提升城市交通效能的“金钥匙”。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首期交通管理“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圆满收官,379条饱含市民智慧的建议背后,是宁波警民共建共治共享市域交通新模式的生动探索。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首期交通管理“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圆满收官,379条饱含市民智慧的建议汇聚而来,其中67条已落地生根,40条入围优秀方案,10个“金点子”脱颖而出。
群众献策
智慧火花勤碰撞
道路交通的顺畅与否,是群众感知城市温度与归属感最直观的方式。今年3月,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正式启动首届交通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全体市民有奖征集涉及交通组织优化、信号灯配时调整、交通安全设施完善、交通秩序管理创新等四大类别的意见建议,旨在汇聚民智民力,共同打造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活动启动后,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这场城市交通治理的“头脑风暴”。所提建议涵盖信号灯配时科学化、车道功能合理化、安全设施人性化等多个维度,许多市民凭借日常通行的切身体验和细致观察,化身“城市交通规划师”,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民间方案”。
“希望能将红绿灯与对向红绿灯分别开来,由北往南车辆左转时,很容易被对向车道绿灯直行的车辆阻挡导致拥堵……”居住在镇海区的徐女士针对兴海南路与芳辰路交叉口早晚高峰学生接送时段拥堵问题,不仅精准分析了拥堵成因,更系统性地提出了“红绿灯分向控制”“设置可变车道”“打造绿波带”等解决方案。徐女士的建议因切中要害、措施可行,成功入选“优秀金点子”并被交管部门采纳实施。
江北区市民朱军义则聚焦大庆北路中兴大桥西侧上桥路口通行效率,指出该处高峰时段左转掉头绿灯时间不足导致车辆积压问题,建议优化信号灯放行规则并调整车道功能。该建议经交管部门实地调研论证后迅速落地,显著提升了该节点通行效率。
民呼警应
闭环落地有回响
市民的热情献计,是感知城市交通“痛点”“堵点”最鲜活的温度计。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深谙此理,依托“金点子”活动,建立了严谨的“征集—筛选—评估—落实—反馈”闭环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对征集到的建议逐一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评估,对采纳的建议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坚决避免“石沉大海”,力求“民有所呼,警必有应,事必有果”。
在最终采纳实施的67条建议中,既包含信号灯配时微调、车道功能优化等能够“立竿见影”改善局部通行秩序的举措,也涉及绿波协调控制、交通标志标线系统性完善等提升路网整体效率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徐先生借鉴他山之石,针对江北区部分货车集中路段路口取消倒计时显示牌后的通行适应性,提出“增加绿灯闪烁信号次数”的建议,为优化配时提供了新思路。在鄞城大道横东线三叉路口,市民李先生敏锐观察到“右转车道利用率低与直行车道拥堵并存”的矛盾,提出“将右转车道调整为直行右转共用车道”的建议。该建议采纳实施后,有效盘活了道路资源,尤其在周边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治机制
警民携手护安畅
“‘金点子’活动绝非‘一次性’工程,而是宁波交警深化警民协同共治的新起点。”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参与的热情和智慧,让交管部门深受鼓舞。这些源自日常出行、带着智慧的建议,正是优化管理、提升城市出行品质的源头活水。
据介绍,宁波交警一直把倾听民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除了“金点子”活动,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1428条意见建议,已有300条被采纳。未来,“金点子”征集将成为一项常态化机制,民意表达的渠道会越拓越宽。
据了解,宁波交警相关业务部门将以市民的通行体验和具体建议为重要“风向标”,科学论证后,对道路环境和管理措施进行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同时,还建立评选激励机制,对那些可行性强、效果显著的“金点子”大力表彰推广,真正让“民生”跟着“民声”走,把共建共治共享从理念变成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畅通和便捷。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条有价值的建议都得到及时回应,让每一个‘金点子’都可能成为解锁出行难题、提升城市交通品质的钥匙。”随着新一期“金点子”征集活动的启动,宁波交警期待以此为纽带,持续探索群策群力、协同治理的新模式,将群众智慧转化为一项项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安全、畅通、高效的出行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路口信号灯倒计时显示牌的优化,到车道功能的精准划分与调整,这场由民声汇聚驱动、警民携手推进的交通治理创新实践,正在甬城大地上,以道路为卷,以智慧为墨,共同谱写城市交通共建共治共享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