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施聚庆、通讯员林利军、陈莉珍报道:进入禁渔期以来,浙江省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深入推进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工作,通过源头管控、打防并举,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今年5月以来,三门警方共查获非法捕捞案件19起,抓获违法人员21名。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三门县公安局着力打造“海安共治”模式。在三门县海上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下,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联合14家涉海部门组建海上合成作战指挥部,对600套安装在海岸线、岛屿的科技设备进行融合,打造一屏可观海域、渔港、码头治安动态的海上智慧感知网。
“非法捕捞船只小,机动性、隐蔽性强。过去海上执法主要依赖岸线人力巡逻,覆盖范围有限。如今有了科技助力,执法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教导员林伟挺说,他们依托科技赋能的新型监管模式,构建起“预警—研判—处置”全流程闭环机制,可实现对非法捕捞的精准打击。
“我们是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你们涉嫌海上非法捕捞,违法行为已被记录,请马上回岸,接受公安机关调查……”近日,黄某和陈某趁着海上起雾,驾驶橡皮艇在牛尾塘海域进行非法捕捞。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民警操控警用无人机在海上巡查发现后,同步进行证据固定。
目前,三门海岸线建有多个无人机机巢,通过无人机巡逻,可将海上画面实时传输回值班大厅,有效提升执法质效。今年5月以来,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通过警用无人机,发现并处置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船只10艘。
为了更好地守护海洋渔业生态,三门县公安局积极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吸收海上养殖户、码头管理员和沿海渔村村干部为“平安自治合伙人”、海上“哨兵”,不断延伸信息收集触角。前不久,三门县公安局海防大队副大队长项兆永接到海上“哨兵”张某电话,称在离养殖场大概3海里的海域有灯光,怀疑有人在海上进行非法捕捞。民警立即用夜视高空瞭望设备锁定目标,随后出动警用无人机到现场喊话,迫使非法捕捞者陈某回岸接受公安机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