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为守护社区平安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代表市公安局党委向你们表示祝贺……”3月13日,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来到光山县公安局十里派出所,为该所颁发集体二等功奖状。
去年以来,信阳市公安局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理念,聚焦顶层设计、典型选树与辐射带动,以创新激励机制激活基层治理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有7名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19名荣立个人三等功,169名社区辅警获记辅警四级以上嘉奖。
政策激励倾斜一线
为切实增强社区民警辅警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激励其扎根基层、深耕社区,信阳市公安局积极争取支持,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优秀社区民警辅警的表彰倾斜政策。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将社区警务作为夯基固本的民心工程,在记功嘉奖上对社区民警辅警予以大力倾斜,每季度进行专项奖励。同时,市公安局打破社区民警职级晋升瓶颈,表现突出的优秀社区民警择优晋升为高级警长。5月21日,信阳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90余名政工民警举办业务专题培训班,重点围绕选树典型、奖励申报、监督实施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政工民警的业务能力。
选树典型激发活力
“刘所长,都过了一个多月了,厂里凭什么还不给我们发工资?你来给我们评评理……”6月10日,淮滨县公安局工业园区派出所所长兼苏州园警务室立城社区民警刘露,接到辖区某企业员工的电话,称因工资发放问题和企业负责人产生矛盾。刘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从情、理、法角度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协调负责人尽快发放工资。在她的努力下,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最终达成一致。
为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发展,刘露牵头组建了“木兰警务团队”,采取日复盘、周例会等形式,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构建起了警务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体。因工作成绩突出,刘露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成为民警辅警学习的榜样。
为选树更多像刘露这样的基层典型,信阳市公安局科学制定考评标准,区分城区与农村派出所序列,围绕社区民警对治安要素掌握度、辖区群众熟悉度两大核心,每季度开展量化评估;建立政工牵头、治安主抓、派出所协作联动机制,由多警种民警组成考核组,实地核查申报对象的双项知晓率、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确保典型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同时,他们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矩阵,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涌现出河南“最美基层民警”郑茂杰、勇救落水群众的基层民警李岩等典型。
传承经验提升能力
息县公安局澺河派出所“00后”社区民警陈勇廷参加工作后,按照组织安排,拜老民警任中海为师。在社区工作中,他跟着师傅,以“现场即课堂,案例即教材”的方式,学习矛盾纠纷化解等警务工作,快速成长为社区工作骨干。
信阳市公安局发挥先进典型传帮带作用,通过线上授课、线下观摩、师徒结对等方式提升社区警务能力,打造“于琼琼工作室”“栗伟工作室”等品牌,推广先进工作法,实现经验传承。同时,市公安局加强对社区民警先进典型的关心关爱和跟踪培养,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工作讲评会,提升民警荣誉感、自豪感,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截至目前,信阳市可防性案件数同比下降逾三成,大多数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