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一大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中央大街治安巡逻队民警孙洪洋和辅警徐志印已抵达松花江畔执勤点,开始检查救生设备。
“这个救生圈的卡扣有点松,必须赶紧报修。”孙洪洋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明白,我马上联系。”徐志印掏出记事本认真记录。晨光中,两人沿着江畔巡逻。
随着气温升高,松花江畔开始热闹起来。当见到有人靠近深水区,徐志印立刻快步上前:“您好,这里水流复杂,为了安全请往浅水区游玩。”民警的身影坚守在松花江边,是每日江畔最早亮起的“安全信号灯”。
入夏以来,中央大街治安巡逻队科学部署警力,每日从8时到22时安排24名警力轮班上岗,筑牢江边安全防线。孙洪洋向记者介绍:“我们既保证沿江每个时段都有充足警力,也让大家能得到合理休息。”徐志印补充道:“就像接力赛,一棒接一棒,确保松花江畔的安全接力不断档。”
沿着江畔巡逻,孙洪洋和徐志印走到防洪胜利纪念塔沿江水域。孙洪洋抬手指向一旁醒目的救生装备箱:“您看,这就是我们的‘安全神器’。中央大街、通江广场、九站公园沿江区域,一共有6组这样的装备,每组都配备了喊话器、救生衣、医疗箱等9件设备。”徐志印拍了拍箱子:“只要出现险情,民警辅警能迅速拿到装备,立即冲到群众身边。”
为实现秒级响应,中央大街治安巡逻队开展了4期专项培训。烈日下,队员们反复练习救生器材操作,在模拟险情救援中磨合团队协作。孙洪洋回忆说:“有一次模拟救援,大家在烈日下反复演练了两个多小时,虽然累,但每个人的动作越来越精准。”徐志印点头赞同:“每一次训练都像是实战,只有平时多流汗,关键时刻才能快速冲到一线。”
傍晚,在防洪胜利纪念塔江畔执勤点位,记者再次见到孙洪洋和徐志印时,他们的警服已被汗水浸透。徐志印望着江面上嬉戏的人群说:“虽然累点,但看到大家平平安安,就觉得值了。”
夜幕下,这群松花江畔的“守江人”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在忙碌与坚守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平凡而温暖的故事。
入夏至今,中央大街治安巡逻队已累计劝阻1200余名靠近涉险水域的游客,成功救助13名遇险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