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首都机场公安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局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护航民航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五项措施,扎实开展走访调研,征集企业需求,集思广益、多点施策坚持在护企、助企上出实招、求实效。
“我们将问需于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主动服务,全力以赴助力机场运行与高质量发展。”首都机场公安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局(以下简称天津机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主动问需,精准把脉企业需求
“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听一听大家对我们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想知道我们还可以为大家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6月4日天津机场分局在国航天津分公司举行座谈会,公开向企业征求意见,与会代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现场气氛活跃。
天津机场分局法制支队科长郭庆鑫介绍,“一次会议下来,基本上可以收集到大约十几条好的意见,我们也正在根据征集到的意见调整优化分局的方案。”
像这样的座谈交流会,天津机场分局已不是第一次开展了。
早在今年4月下旬,分局就开始组建由分局领导牵头的团队,筹备到辖区驻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征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落实开门教育,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于5月9日来到了第一站——天津航空基地,开启了正式的走访座谈工作。
“当时我们在会上向公安提出了希望安全检查能够减少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的建议,公安真的采纳了,而且做到了立行立改。”某机场单位相关负责人说。
在收集意见后,天津机场分局迅速组织研究,制度出台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督检查形式相关方案,“将具有监管职能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建立检查联动机制,实现了一次检查、检查全要素,让企业不用再频繁迎检。”治安内保空防监管支队民警石磊介绍说。
主动服务,按需上门送教入企
“我们今年刚刚招录进一批新员工,希望公安可以提供一到两次的岗前安全培训和普法教育。”这是座谈会上某驻场单位负责人提出的需求。
六月是“安全生产月”,也是“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天津机场分局积极响应企业“点单”,紧密结合当前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涵盖社区民警、法制民警、反诈民警在内的“小教官”团队,先后前往安检站、国航天津分公司、奥凯航空等单位,开展了多轮送教入企活动。
教官团队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上紧贴民航领域实际,根据不同工种定制“独家”课程。在安检排爆员工培训课上,民警为员工现场划分最小应急单元,组织开展爆炸物应急处置等实操演练,引导新员工明晰危急情况处置流程;在面向航司空乘等员工培训时,专题讲解机上案事件处置,确保空中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有效开展工作;在6月26日世界禁毒日,面向承担货邮运输等职责的员工,开展常见毒品、异常包裹识别专题培训,增强员工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点单式’送教入企开展以来,我们更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定制化开展培训服务,讲课内容也更贴合受众实际工作,反诈等课程大家来听课的积极性很高,近期涉辖区员工电诈案件发生率也在持续走低。”刑侦支队民警肖睿说。
主动摸排,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航站楼内商家类型众多、员工流动性大,管理起来较为复杂。为此,航站区派出所建立与机场职能部门联络机制,实行准入备案、动态走访、联合摸排的工作模式,信息及时互通有无。
6月10日,航站区派出所在深入企业走访摸排矛盾纠纷线索时发现,某商铺存在拖欠员工薪资的问题。“发薪的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店长说是总部的问题,这个月的工资一直没给发。”员工和上门走访的民警表达心中的不满。
了解情况后,派出所立即联动机场餐饮公司等部门,建立专项工作组,依托“和枫”国门工作室机制,约谈了商家店主,安排9名员工一对一与负责人协商,达成发薪方案,并明确了发薪日期。“这是我的手机号,我就是咱这的社区民警,如果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在调解中,社区民警张达峰为在座的每个人留下了手机号,并表示自己会一直跟进这件事情。在民警跟进和多方努力下,员工当月工资全部结清,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无独有偶,6月23日,航站区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响起,是某施工项目的工人打来的电话,表示工程结束后,包工头一直拖着没给结尾款。民警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出动,协助开展协商调解,工程款于当日顺利结清。
“我们民警都有这个习惯,下社区的时候给员工群众留个自己的手机号,方便联系,我们有时候也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询问近期单位情况,直接倾听群众诉求,有什么我们公安职责内的,我们会马上就做。”航站区派出所治安大队大队长杜立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