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被誉为“百河之城”,坐拥全省最长海岸线。入夏以来,伴随汛期降水增多及游泳、赶海、垂钓等亲水活动兴起,溺水风险同步攀升。盐城市公安局通过智慧赋能、传统固防、精准宣传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智防筑牢“云上堤”
5月30日,盐城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接到预警提示,民警刘辉立即查看视频,发现一名渔民正在桥上徘徊,欲抛撒渔网。此时,一艘船只正快速驶近该河段。刘辉立即通过远程语音系统发出警告,成功阻止可能发生的渔网缠绕事故。
这一精准干预得益于盐城公安自主研发的桥梁防溺水智能预警处置系统。盐城公安通过梳理近年来涉水警情,在市区重点桥段、易涝区域安装该系统。一旦检测到人员异常徘徊或身体探出桥外,就会触发黄色预警;若出现人员落水情况,AI算法将进一步判断落水者是否存在溺水风险,行为异常则触发红色预警,预警信息将第一时间推送至辖区派出所、警务站。
近年来,盐城公安持续深化“警跃·盐智”计划,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在防溺水工作中的应用,让科技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千里眼”“顺风耳”。
物防筑牢“救援堤”
“要不是这根竹竿,我和孩子可能就没命了!”6月24日,一名刚刚获救的父亲心有余悸地说。原来,他的孩子在盐都区冈沟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他情急之下跳入河中施救。危急时刻,热心群众迅速取用公安机关布设的救援竹竿,合力将父子俩拉上岸。
盐都区地处里下河地区,辖区内河网密布。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在辖区1600余处重点部位布设了救援竹竿。入夏以来,各派出所民警逐一对救援竹竿进行检查维护。“部分竹竿,群众使用后绑回去时绑得太紧。我们要解绑后重新打结,确保需要时一拉就能解开。”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大冈派出所民警说。
一根竹竿关键时刻能化身“救命竿”,不仅缩短了救援时间,还降低了施救者的溺水风险。全市各地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布设多样化救援设备,构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阜宁县公安局在桥梁、闸口、深水区域和经常有人游泳、垂钓的重点区域,加密布设一批救生绳、救生圈、应急救援箱;大丰区公安局在重点水域配备救生船、冲锋艇等救援设备。
“土办法”也是好办法。这些布设在水岸、触手可及的防溺水救援设施,在危急关头将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武器”。
宣防筑牢“意识堤”
安全防范关键在“防”。盐城公安聚焦学生、沿海渔民、低洼易涝区居民等重点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汛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汛期出海要时刻关注天气,遇到涨水别慌,先找高地避险。”6月20日,射阳渔港码头风卷腥咸,公安、海事、海警等多部门联动组建“盐海先锋”党建联盟,深入渔民家中开展防汛防溺水安全宣传。渔民王卫东听完民警讲解后直点头:“以前只知道躲雨,现在懂了怎么防、怎么救,心里踏实多了。”
校园是防汛防溺水宣教的重要阵地。暑期临近,盐城公安深入学校开展防汛防溺水安全讲座。“遇到暴雨积水,如何安全通行?”“家中进水该如何处理?”6月18日,滨海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益礼小学,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演练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安全知识深植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