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朋友请注意,我们是新余公安,请不要在危险水域游玩,请立即离开危险区域!”7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一处危险水域上空,警用无人机正在开展空中巡查,循环播放的防溺水警示语在空中回荡。这是新余市公安局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开展水域安全巡查的一个生动场景。
入夏以来,针对溺水事故易发的特点,新余市公安局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加强风险排查、水域巡查和宣传引导,积极构建水陆空一体化防溺水机制,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巡查,织密水域安全网
“救生圈颜色要醒目,救生绳长度必须达标,这些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救援效果。”6月9日,渝水分局下村派出所民警周仁伟正在仔细检查辖区水域的防溺水“四个一”设施(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副长竹竿)。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渝水分局组织辖区派出所对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防溺水设施配置到位、功能完好。在排查过程中,民警辅警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属地村委,督促做好设施维护更新,确保应急救援设备随时可用、随时能用。
为动员社会志愿力量参与水域巡查工作,6月13日,由新余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体局共同主办的2025年“防溺‘童’行、‘暑’你安心”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专业救援团队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系统讲授了水域救援专业知识,重点演示了救生装备使用、水中救援技巧和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并为80余名志愿者配发了专业防溺水急救包。“我以前觉得救援靠的是勇气。通过培训,如今我深刻认识到专业救援技能的重要性。”一位参训志愿者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全市已有11个志愿服务组织、400余名志愿者加入防溺水志愿服务队伍。这些志愿者将分赴各重点水域,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常态化巡查,共同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快速响应,拧紧水域安全平安阀
“不要怕!我们的救生船马上就到了!”6月20日,新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暨阳警务工作站正在孔目江水域开展水上救援演练。演练模拟群众落水警情,救援人员运用智能救生设备,仅用3分钟就成功将百米外的“落水者”救上岸。
“我们配备的智能遥控救生船操作简便、机动灵活,具有易携带、易操作、移动快、续航长等特点,内置智能模块和螺旋桨,可由单人遥控操作在水面快速移动,对落水者实施救援。”暨阳警务工作站负责人杨军介绍,通过定期组织现场演练和救援复盘,警务站民警辅警的快速响应、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以往人力巡逻耗时耗力,且难以覆盖所有危险水域。现在借助警用无人机,我们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渝水分局下村派出所所长李军表示。暑期来临,渝水分局将水域巡逻纳入各派出所日常巡防重点,在积极发动驻村辅警、村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的同时,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可控性强、覆盖面广、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采用“定线巡航+机动巡查”方式对重点河段进行巡查,航拍画面实时传输至派出所指挥平台,实现对涉水危险人员的喊话劝阻,构建“空中巡查+地面联动”的立体巡防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溺水等安全隐患。
宣传引导,撑起防溺水防护伞
“小朋友,不能独自在水域附近玩耍。”为增强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分宜县公安局组建了由法治副校长、城市义警、学生家长等组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团,走进校园课堂和街道社区,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演练”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同时,在重点时段和重点水域高频次开展防溺水安全巡逻,及时劝离在无人看护的江河、水库中游泳的群众。
“一个孩子的溺水,可能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近日,渝水分局天工路派出所女警宣防队走进新余市五一路小学家长会现场,开展防溺水安全主题宣传。民警现场播放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溺水事故的常见原因、危险水域特征和预防措施,引发家长们的强烈共鸣。“平时工作忙,对孩子有时疏于监管。民警的宣讲让我们意识到监护责任的重要性。”一位家长表示。
目前,新余市公安局正在持续推进防溺水各项工作,通过隐患排查、巡逻防控、应急演练、宣传教育等多项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溺水安全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劝阻危险水域玩耍人员330余人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10场次,发放防溺水宣传册30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