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昭觉县公安局革命烈士纪念塔见警亭第8巡逻组在街面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名学生晕倒在路边。情况危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交巡防队员仅用时6分钟就将学生送至县医院,学生获得及时救治。
去年以来,昭觉县公安局积极构建集交通管理、反恐防暴、社区主防为一体的交巡防一体化防控体系,将县城区域分为4个巡防责任区,设置了4个屯警点、11条巡防线、15个勤务点(在重要路线与点位交汇处建15个见警亭),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交巡防体系,实现“见警率、管事率、满意度”三提升,既织密了治安防控网,又架起了警民连心桥,为县域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点上发力 打造“安全驿站”
如何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响应速度?昭觉县公安局在县城重点区域设置了15个见警亭,每个警亭均有交巡防队员24小时值守,形成了覆盖全城的“服务点阵”。这些点位不仅作为警力交接、应急处突的中转站,更集信息查询、道路指引、应急救援等功能于一体,配备饮用水、医疗箱、充电器等便民设施,成为群众身边的暖心服务站。
2月25日,居民吉某来到火把广场见警亭,将一面写有“尽职尽责 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民警辅警手中,感谢民警辅警帮其寻回走丢的孩子。据悉,截至今年6月底,15个见警亭共受理群众求助50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通过及时解决求助、化解小矛盾,实现“小事不出亭,服务零距离”。
线上串联 开展动态巡防
昭觉公安串联城区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在城区规划了11条巡防路线,每天出动11辆快骑车、7辆巡逻车以及10名交警、30名巡警力量,在巡防线路进行网格化巡逻,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疏堵保畅等工作。他们对发现的交通乱点、堵点,指令附近警力到场处置,强化动态防控,县城治安热点区域警情数大幅下降。
6月28日凌晨1时,当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时,步行新街的酒吧依旧热闹。县公安局交巡防三中队民警阿尔日古沿着巡防线路巡逻,他说:“商圈‘不打烊’,警力不收兵。虽然夜巡很辛苦,但看到这段时间街面场所打架斗殴、醉酒滋事、故意伤害等治安、刑事案件数显著下降,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除了常规的车巡、步巡,昭觉公安还有一支“昭觉轻骑”快反应急小分队,在辖区小巷、居民区进行小组巡逻。4月的一天,轻骑队员在巡逻途中接到市民求助称,一名孕妇即将分娩,急需送医。队员立刻拉响警笛,在拥堵的车流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原本15分钟的路程,仅用4分钟便将孕妇顺利送达医院。
面上覆盖 构建全城联动格局
“交巡防队聚焦巡逻防控重点时段、重要区域,以重点单位、治安复杂场所、案件多发地段等为‘点’,以动态巡逻防控队和静态街面屯警点为‘线’,将各个巡区的‘点、线’有机串联成‘面’,形成分片划区、分级设防、警种联动、点线面策应的管控网。”昭觉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毛丹介绍。
据了解,昭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针对辖区空间布局、警情发案、群众需求等数据变量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完善巡防体系,切实做到对辖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交巡防队员主动上门与商户沟通对接,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重点和人员配置,精准布防,有效覆盖。”特巡警大队大队长沙伍合介绍,他们还积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切实推动全域防控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此外,交巡防队强化巡逻防控,全力压降盗窃沿街店铺、盗窃非机动车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严防职业犯罪、团伙犯罪、流窜犯罪。今年1月至6月,入室、砸车窗盗窃发案数同比下降59.1%,真正实现了“守护就在身边”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