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四轮“连云港VS苏州”火爆出圈,点燃了无数球迷的热情,也带动了连云港文旅消费的热潮。这场赛事平安举办的背后,是连云港公安的默默守护和无私奉献,为“苏超”赛事打造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畅通资源汇聚外循环、业务流转内循环,统筹推进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创新完善和大数据赋能实战工作,打造区域警务现代化“海州样板”。
从传统管控到数字智治
“传统的无人机,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而我们研发的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海州分局“云上海州”数据战队队员杨洋介绍。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应用愈发广泛,“黑飞”现象日益凸显。为此,海州公安依托低空安防技术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了新系统,做到全流程、可视化操作。
此外,海州公安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建补盲前端智能点位,围绕大型活动安保、夜经济服务等应用场景,重点推进商业街区、学校医院等智慧超图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全要素标绘、业务环节全流程上图、运行质态全可视监管。
从广域筛查到靶向打击
今年以来,海州公安秉持“专业警种提需求、紧贴实战优机制、突出应用建场景”的工作理念,选拔精干警力组建“云上海州”数据战队,并精心打造大数据实战中心“数智会客厅”,为全局警务实战应用场景提供常态、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服务。自战队组建以来,先后打造各类应用数据模型128个,其中“悟空”系列模型分获公安部、省厅建模大赛二等奖。
“感谢民警为我们追回了被盗电瓶……”6月18日,海州分局板浦派出所举行被盗财物返还仪式。前不久,该派出所辖区发生多起盗窃电动车电瓶案件,后经数据分析研判,及时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带破案件13起。
传统侵财案件关系民生,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海州公安建立“局领导—专业警种—派出所”三级盯案责任体系,由刑侦部门主动赋能,通过搭建优化大数据模型,实现全区传统侵财案件自动串并案,起到了“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端一窝”的效果。今年以来,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11.6%、39%,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5.8%。
从人海战术到数据决策
海州区是连云港市的主城区,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相对复杂,这给基础警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需要社区民警一轮一轮扫楼登记,‘人海战术’收效甚微;如今,大数据为民警社区走访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海州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纪文建说。
海州公安强化数据汇聚,依托前端感知设备,通过大数据建模,精心设定“感知圈、比对圈、判定圈”,将人员流动信息实时推送给社区民警进行核查。自模型运行以来,实有人口采集准确率同比提升了26%,流动人口漏采率下降了35%。
多破案不如不发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为有效应对这一形势,做好电诈源头精准防范工作,海州公安围绕时间、空间和人员三个要素,深入分析电诈案件高发地区及被骗高危人群特征,针对性调整优化现有反诈资源,推动反诈宣传实现“精准滴灌”。今年以来,累计下发易被骗群体走访指令2.3万条,实现电诈案件发案数、被骗金额数“双下降”的工作目标。